传统风水中诸龙同出如何辨别“正龙受穴之山”
来源: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学院作者:黄麟堪舆风水2021-03-26 21:42
传统风水中诸龙同出如何辨别“正龙受穴之山”?
杨公(杨筠松)《疑龙经》云:“正龙身上不生峰,有峰皆是枝叶送。君如见此干龙身,的向干龙穷处认。君如寻得干龙穷,二水交会穴受风。风吹水劫却非穴,君寻到此是疑龙。请君看水交缠处,水外有山来会聚。婉转回龙似挂钩,未作穴时先作朝.朝山皆是宗与主,不拘千里远迢迢。穴前百官皆朝揖,千元万派皆朝入。此是寻龙大法门,两水夹来皆转揖。”
又云:“千里来龙只一穴,正者为优傍者劣。枝上有穴虽有形,不若干龙为至精。龙从左来穴居右,只为回龙方入首。龙从右来穴居左,只为藏形如转磨。高山万仞或低藏,看他左右及外阳。左右低时在低处,左右高时在高冈。朝山最足证龙穴,不必求他玉尺量。正穴当朝必有将,有将便宜为对向。穴在南时北上寻,穴在北时南上望。朝迎矗矗两边遮,向内有如鸡见蛇。对面正来不倾仄,方才移步便欹斜。只将对将寻真穴,将若正时穴最佳。”
杨公(杨筠松)《疑龙经十问》云:“盖小枝龙气脉短,人出小枝无转换。随龙附气气不长,大势上连枝上干。干头未作枝先兴,枝上未作干先荣。枝上未作干后作,干长枝短力难争。恰似一瓶生数嘴,嘴小口大生水利。不从口出嘴长流,口若尽倾嘴无水。又如大树生小枝,小枝易瘦大枝肥。大枝分夺全气去,小枝不伐自衰羸。更看新作与旧作,年年深浅自可知。”
杨公风水刘江东一脉第二十二代传人刘伯温《堪舆漫兴》云:“出身共此祖和宗,旁正详观自不同。正结至尊如帝座,旁虽有穴欠全功。”
传统风水中诸龙同出如何辨别“正龙受穴之山”?请看后人根据以上杨公理论论龙旁正。
原文:
论龙旁正
夫龙一也,而有旁正之分。盖正龙者,禀受得正气而行,而其旁受诸山皆来拱卫者也。故一祖之下必有数龙,观龙者须审其孰为正龙受穴之山,孰为旁龙从卫之山,于此分别明白,则取舍有正见也。
夫所为旁正之分者,有数说焉。
《葬经》曰:“重冈叠阜,群垄众支,当择其特大则特小,特小则特大。”此则以大小特异者为正龙也。
一行禅师云:“数龙并出孰为先?长短高低是妙玄。众短要从长处觅,众长须向短中扦。高下亦当依此诀,石山元在土星边。君今但指朝山看,朝应无情定是偏。”此则以长短、高低、土石及朝应之特异者为正龙也。
吴公(李唯弘注:吴景鸾,字仲祥,江西德兴人。宋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云:“数龙随出孰为奇?贵贱尊卑总要知。三五七龙同发迹,正龙必定是中枝。更看星体还特异,又审穿峡有护持。若是从龙俱不应,便于此处别玄微。”此则以龙之居中而星辰特异、过峡周密者为正龙也。
要之,诸说各有攸当,而吴为密。盖中即正也,旁即偏也。特小特大、特长特短、特高特低,亦须居中为正。不但三枝五枝并出而居中,但自离祖出身,行度过峡,其脉常不离中,乃为至美。或三台九脑而中抽,或华盖个字而中出,或玉枕御屏而中落,皆谓之中。其偏龙禀气之偏,故凡出脉行度,自是偏斜,多为正龙从卫。《地理集解》云:“凡自祖山上发出五七枝龙者,须仔细辨认某枝是正龙受穴之山。”
若是正龙,自出身离祖以来,自然尊重。及到过峡处,两旁必有峰峦遮护,不令风吹水射。其行动曲折处,皆活动逶迤;其起伏头面,皆端严秀丽;其手脚桡棹,皆光彩圆净,自与众山不同。或众山高大此独低小,或众山低小此独高大。又且两旁山之形势,皆顾定我身,不敢有离动别去之状。至入穴处,其旁龙山若不是住在正龙穴后作送托、夹照之山,必是绕出穴前,堰取左右数源之水,聚在面前,为正龙穴前聚作明堂,及作护关、案山,或作捍门、水口。故正龙自是尊重,而旁龙必为正龙之用神也。大抵正龙之于旁龙,犹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自然出类拔萃,系山川正气所锺,故融结孕育,多为贤人君子、忠臣烈士、崇儒硕辅。而先天地间一切正人,皆正龙中出之地所能锺孕。是亦气相感召,自然之理也。
其有虽居贵显,而心术不正,或为奸臣,为妬后,为邪侫之流者,则是其地虽美,而非正气所锺,或星辰欹侧之不尊,或五行克战之不美,或沙水奔流之不纯,故尔。及有父子兄弟祖孙而贤愚不一,邪正不齐者,则又当于龙之节数、年代及砂水之方位中求之。或美中有疵,醇中有醨,未能纯粹,故值其吉者为吉人,值其凶者为凶人。此亦天地无全功,造化无全能耳。
至于旁龙,亦虽有穴如大贵人,所至之地,必有从行随带部属,及卑职小官,然力量为轻,却多与正龙共祖宗,共门户,共堂局、罗城、案对者,尤宜详辨,不可以旁为正,以正为旁。然一登正穴,观正龙之规模、态度,自然气象不侔。盖旁龙自有俯伏揖让退逊之状,及奴颜婢膝顾主之形不可掩者,虽二龙并出,亦有尊卑之殊,不难见也。其旁龙之有融结者,必须本身亦有起伏顿跌,亦有桡棹枝脚,亦有传变穿落,特正龙尊贵证得,旁龙不尊耳。固虽优劣不同,未可谓其全无融结造化也。若是旁龙别无护从,而全身是为正龙所用,则无融结,纵有形穴不足取也。
再辨识以下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