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礼仪,讲究含蓄内敛,有一种“藏”的精神。过去的四合院和古代建筑,大门内外都有个“影壁墙”,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风水学认为,如无影壁墙,气流则直来直去;有了影壁墙,气流要绕着影壁而行。这一绕,轨迹成“S”形,由于气流减慢,气则不散,符合“曲则有情”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风水理念。设在室外的即是影壁(照壁),是院内与院外的隔断;设在室内的就是玄关,是室内与室外的隔断。玄关与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照壁有密切的联系,二者同样反映了东方民族讲究含蓄、内敛的文化特点。经过长期的约定俗成,玄关指的是房门入口的一个区域,具体指客厅与入口处的缓冲,中间的距离俗称“明堂”。《文选》南朝齐王简栖《头陀寺碑》有文:“于是玄关幽楗,感而遂通。”
白居易《宿竹阁》诗云:“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
南宋《五灯会元》曰:“莫言佛法无多子,未透玄关也大难。”
此三例中的“玄关”,皆谓入道之门。
一个是指修炼的紧要关窍,从佛教扩大到道教,由宗教扩大到功夫,道教认为玄关窍是最为玄妙、紧要的关窍,即“玄妙机关”。
按道家炼养派传统观点,认为只有修玄关才是“正道”。
故“玄关”一窍成为宋元以来内丹诸家所强调的一大秘要。大概因气功及丹道古籍中的“玄关”一窍,异名很多,诸家对“玄关”一窍的具体指陈又不一致,所以,权威辞书都没有收录这一项。但此词不仅常见于道家典籍,而且在与道教颇有渊源的新武侠小说里经常被使用。
“玄关”的另一个引申意是指居室或寺院的外门,泛指门户。岑参年轻时隐居嵩山少室,曾作《丘中春卧寄王子》诗,说自己“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此处的“玄关”即指住所之门。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萧条出世表,冥寂闭玄关”,《全唐诗·明器婢诗》“独持巾栉掩玄关,小帐无人烛影残”,和清方丈《柬吴锦雯孝廉》诗“恐人防静业,谢客掩玄关”中的“玄关”,也都指住所之门。在此基础上,“玄关”进一步引申出了刚进门的一段过渡空间的意思,即现代意义的明堂,是指门厅与门户之间一小块用来换鞋置伞的地方,也有人把它叫做斗室、过厅、门厅。从审美的角度看,玄关的设计,表现了主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 从风水角度看,玄关能够让住家藏风聚气,让居室能够有一种先抑后扬之感,表现出一种含蓄、内敛的风格和气质,也有很好的挡煞和化煞的作用,并防止旺气外泄。 有了这样的一个过渡空间,外人不至于直接看到宅内的活动,为主人提供了一个私密的领域;同时,也可以对整个居室起到一个导航的作用。中国古代风水专著《青囊序》曰:“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玄关。”科学、理性地将风水理论的精华实践到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趋吉避凶”、“化煞为权”。在古代中国,用风水的原则来考虑城市的选择和建立,及选址安家已成为传统。选择适中的地理位置,考虑自然景观与生态因素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一自然哲学思想在选择居住环境上的反映。住宅中玄关虽然面积不大,但使用频率较高,是进出住宅的必经之处,对家意义非常。中国传统堪舆学讲究“藏风聚气”、“喜回旋”,讲的就是忌直来直去的环境布局。玄关作为入户门与客厅的缓冲地带,布局的好坏不仅影响家居的隐私性,还能招财纳气 。一般说来,可以出现在这个地方的布置物件也不少,可以用放置古董摆设的博古架、挂画、艺术装饰,或鞋柜、衣帽柜等。
堪舆学主张“直则冲”、“曲则顺”,屏风就起到了很好的屏障作用。如今不少家庭以此助运化煞。从环境堪舆角度而言,在玄关处使用屏风则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超过一般人站立时的高度一点点就好,否则给人压迫感,无形中造成心理负担。家庭经常在玄关处摆放鞋柜和衣架,不仅方便人更衣换鞋,更对玄关的磁场产生影响。切记下面几点。因是入户地带常会从外面带来芜杂秽气,所以要保持玄关换鞋挂衣处干净整洁,避免秽气积聚给家人造成不利。要与入户门形成平衡格局,忌鞋柜或衣架的尖角处对着入户门。从环境堪舆角度来说,这代表五行并存,为五行平衡之局。堪舆学中还有开门“宜三见”的说法,即“开门见红、开门见绿、开门见画”,这些都可以在玄关处体现。也叫开门见喜,红色代表的是喜庆,入眼觉得喜气洋洋。如果玄关处空间适宜摆放植物的话,那摆放一到两株高大的植物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玄关宜摆放寓意吉祥和高大的圆阔叶植物,而不宜摆放藤类、小叶和针刺类植物,一些开花类植物也不宜摆放。
玄关处摆放喜欢的壁画,对整个家居气场的调节会有很好的生助作用。悬挂山水风景画,有风生水起、时来运转之效。挂画以内容吉庆、寓意吉祥为宜,书画内容不得与户主的生肖相冲,在选择书画时要注意户主的生肖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