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25-03-23 08:25:53
很多人学习玄学,总以为拿出考研的劲头一蹴而就。
其实这样是不对!!
一个合格的风水师,不是上几天培训班就能学会的,必然需要临场的实操和文化的沉淀才能逐渐掌握。
这就像你考驾照,科目一过了,不代表就可以开车上路了。
考完驾照还需要在路上行驶中,体会不一样的真实路况,成为安全高效的驾驶员。
风水学习同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尤其是在复杂的现代建筑环境中,更需要将传统理论与现代环境相结合。
选择老师也很重要,很多人喜欢选择名师,当今社会那些懂得包装自己的风水师都是名师。
实际操作水平堪忧,人云亦云,指鹿为马。
不信你拿自己家的户型图考考他,一试便知,撒网式断风水的肯定没真水平。
也有学员对我说,某某风水师家传十几代了,肯定有功夫。
让我不禁好笑,诸位有所不知,风水不同于中医,最多也就传三四代就传不下去了。
为何?
因为风水是能做发自己的,你通过寻龙点穴迁葬祖坟使得儿子当了市长,自己也资产过亿。
请问你还会让儿孙学风水吗?有谁见过市长或亿万富翁给人看风水的呢?
又有人说了,那还是有师承的靠谱。
这点说的没错,但是你还要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风水不仅要传承古法,还要与时俱进,懂得融汇贯通,进步创新!
说到传承,就不得不提 于都杨公风水。
杨公即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他在黄巢之乱后携宫廷风水秘籍隐居于都,将原本秘传的风水术传播民间,创立了形势派风水体系。
于都作为杨公风水的发源地,至今仍完整保存着杨公古法的核心要义,其 "寻龙点穴"、"定向分金" 等技法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即便如此,现代风水师也需结合时代发展进行创新。
古代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没有汽车,空调,电器以及一些现代的煞,如幕墙煞,声煞,火煞,天斩煞等等。
有些老先生去给写字楼看风水,现代建筑多种多样,进门一圈,晕头转向,罗盘再有干扰伏位都找不着了,就不知该怎么看了。
就算看完风水,化解也跟不上时代。
有设计师跟我说,福主从老家找的老先生,居然让他们装修时,在承重墙上掏几个洞,埋上合种生肖啥的。承重墙都是钢筋混凝土的,一破坏势必造成一定的隐患。
先不论别的效果,单听这一点就是个外行。
网上还有人扬言,不符合杨公风水的门派,都是伪风水。
学生问我怎么看。我说说这话的人,不是蠢就是一个骗子。
我们不可否认杨公将风水从宫廷传播到民间的巨大贡献,但是历史上有很多风水明师,杨公也决对不是风水第一人。
像郭璞,管辂,司马头陀,张鬼灵,邱延瀚,袁天罡,李淳风,吴景鸾,赖布衣,张九仪等等他们的风水就没有传承吗?
明代将军俞大猷去少林寺研习武艺,发现少林寺里的功夫都是些花拳绣腿,于是指点了他们真功夫,还带了一些武僧上战场临摩,这才换来如今少林寺的辉煌。
可见靠吃老本拍老腔,在如今也是行不通的。
于都杨公风水传人中,既有坚守古法的学者,也有融合现代建筑理论的创新派,这才是传承的正确方式。
先有明师照亮历史,后有今人与时俱进,总结完善了很多知识,所以风水才会有如此魅力。
就像一个书法家说的,书法一是要有文化出处、法度,二则是你在传承中发扬出了什么,又有了新的创新,这才是书法,否则就是在写字。
昨天有学生问我,某视频中风水师说此宅巽门旁边有棵大树,说不好要挪到艮宫,您讲课时不是说过巽宫有树好吗?
我看了看视频回复,这棵树离门太近了,大树的枝杈压住了门头,也阻挡了大门所纳的旺气,所以应该去掉,风水是活学活用的,树的位置,远近,品种,大小,都是有其意义的,不可以偏概全,一概而论。
风水也是一样,形峦,理气,应像法三者要兼顾,以形制形,以气理气,以像制像。
这样的风水才是真正的风水。
于都杨公风水在传承中始终秉持 "观形察势,因地制宜" 的原则,既保留了古法精髓,又创新出适应现代人居环境的化解方法,这正是其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根本原因。
下一篇:2025古法形家书院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