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25-03-27 11:57:43
风水之学,以"藏风聚气"为根本,以"气聚方成穴"为枢机。
古贤云:"三年寻龙,十年点穴",此言点穴之难,非通晓阴阳之理、明辨山水性情者不能为之。
地理先生踏遍千山万水,实为寻得龙脉精气凝结之处,使天地人三才得以贯通。
今就传统风水要旨,详解点穴真诀,以飨同好。
第一章 寻龙察势奠根基
一、龙脉动静辨玄机
《青囊奥语》谓:"山本静,势求其动"。
真龙行度必具跌宕之势,起祖发脉处如巨蟒出林,行龙过峡处若灵蛇蜕皮。
凡龙脉奔走,须观其顿伏转折:过水则石骨潜踪,穿田则土脉隐迹。
如见山脊起伏似浪涌,岗阜连绵如波叠,此乃龙行带生气之征。
二、阴阳交媾验真踪
杨公《疑龙经》云:"阳来阴受乳中突,阴来阳受窝中求"。
龙脉入首处尤重阴阳交媾,阴脉如剑脊直硬,须求平坦阳面;阳脉似毯褥宽缓,当寻微突阴脊。
昔有"金斗玉印"之喻:龙脉行至尽头,必现圆净星辰,如金斗倒扣,四周砂水环抱若玉印相合。
第二章 穴星证佐见真章
一、星辰开面识真情
《地理人子须知》明示:"穴星必要开面,手足必要有情"。合格穴星必现三面开阳之象:
1. 顶面:如覆釜圆净,忌破碎歪斜
2. 侧面:生蝉翼砂环抱,显牛角砂护卫
3. 底面:现唇毡铺展,似毯褥承托
如见穴星顶部生奇石如官帽,两侧展翼砂如太师椅,前吐唇毡如拜台,此乃真龙结穴之确证。
二、八国城门锁真气
《葬经》有云:"外气横形,内气止生"。穴场四周需有罗城紧密:
四象完备:左青龙蜿蜒,右白虎驯服,前朱雀翔舞,后玄武垂头
八风不吹:凹风煞气不入,凹缺恶形不现
水口交锁:两砂犬牙交错,关栏重重如锁钥
昔有"北辰镇水口,富贵永无休"之诀,谓水口处有巨石如北辰星峙,可令堂气永固。
第三章 脉气精微定玄窍
一、生脉死脉辨龙神
廖公《九星穴法》云:"活动秀嫩为生,直急粗硬为死"。辨脉当察五要:
1. 过峡处:蜂腰鹤膝为生,崩崖断堑为死
2. 行度处:草蛇灰线为生,剑脊刀背为死
3. 入首处:珠丝马迹为生,粗顽臃肿为死
4. 落脉处:毯褥铺展为生,峻急陡峭为死
5. 结咽处:束气清真为生,松散模糊为死
二、阴阳化气定穴场
《地理五诀》载:"阴来阳受,阳来阴受"。具体作法有:
饶减法:脉急则饶三分,脉缓则减三寸
吞吐法:脉雄则吞入数尺,脉细则吐出丈余
盖粘法:气浮则盖顶而下,气沉则粘唇而上
如遇平洋龙脉,当察"隐隐隆隆,若有若无"之气脉,于微茫处辨分合,在坦荡中求界水。
第四章 裁穴乘气夺造化
一、八式定穴法
《入地眼全书》总结八种裁穴要诀:
1. 正受穴:脉从中来,坐正顶心
2. 侧倚穴:脉从角入,斜倚取气
3. 斩关穴:截龙过峡,骑龙而葬
4. 脱煞穴:闪避煞气,侧受生气
5. 缀脉穴:接续断脉,续气而生
6. 抛鞭穴:弃死就生,另辟吉壤
7. 架折穴:虚花处架折取实
8. 石曜穴:石中取土,刚柔相济
二、十二倒杖诀
杨公倒杖法乃点穴圭臬:
1. 顺杖:脉缓气舒,顺脉而下
2. 逆杖:脉急气雄,逆势而上
3. 缩杖:气聚山顶,缩入顶葬
4. 缀杖:脉断气续,缀连相接
5. 开杖:脉雄煞重,劈开取穴
6. 穿杖:脉斜气侧,斜穿受气
7. 离杖:脉急气脱,离脉求聚
8. 没杖:脉沉气隐,没土为凭
9. 对杖:脉止气凝,四势均衡
10. 截杖:气行未止,截脉取真
11. 顿杖:顽金粗石,顿挫生气
12. 犯杖:骑刑破煞,险中求贵
第五章 证佐分明验吉凶
一、天心十道定真伪
《地理啖蔗录》强调:"天心十道不虚标,前后照应方为妙"。立穴须验:
前证:案山近而低,朝山远而秀
后证:乐山贴背,鬼星撑腰
左证:龙砂回抱,曜星显贵
右证:虎砂降伏,禽星镇守
上证:天柱高耸,云气缭绕
下证:毡唇铺展,余气悠长
二、五色土辨地气
《青乌经》载:"五色土现,地气钟灵"。开穴时若见:
红黄相间:主出文贵
黑白交错:主发武职
青紫辉映:主产贤才
纯白如雪:主寿考绵长
五色俱全:主帝王将相
若遇土质湿润如膏,捏之成团,抛之即散,此乃"生气融结"之铁证。
点穴之道,贵在"望气、察形、辨脉、乘生"八字真言。
地理先生须胸藏河洛之理,眼具烛幽之明,足踏千山而能辨龙神,手捧罗经而可夺造化。
所谓"葬乘生气",实乃令天地精华与人体血脉共振相应。
学者当遵古法而不泥古,通变化而守根本,方能在茫茫山野中,觅得那一方"阴阳交媾,气聚成穴"的造化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