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 魂幡
来源: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学院作者:黄麟堪舆风水2020-11-15 07:41
引路 魂幡
魂幡是指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又叫灵旗。
魂幡不见于古礼, 考厥由来, 则始而为重,(平声下同)继而为魂帛,终则由魂帛歧而为魂幡。
古时重之制,以木继横交贯,纵一,横二,悬物焉;更以苇席屈两端交于上,用以依神。
盖以人之死也,未葬神丽于棺,既葬神丽于主。当其未立主时, 神原有棺可丽, 而又设此纵横交贯之木,以为依神之具;神丽于棺,复丽于重,实属重复,故名曰重。
又郑康成注:"木也,悬物焉,曰重"。贾公彦疏云:"以其木有物悬于下,相重累,故得重名"。
由以上二说观之,神之所依,何取重复?
物之所悬,何取重累?称名取义,迂曲费解,故毛西河直谓重为不知何物,且不解何所用(见丧礼吾说篇)然此物至宋尚有之(清代亦有用之者,削木三尺,书名其中,以为重;毛西河斥为礼祸,骂其人为鏖糟叔孙。)
司马光书仪云:"开元礼有重,宋亦用之; 士民不用重,用魂帛;束帛依神,(此语出许慎五经异义,大夫无主,束帛依神)"。
"贵其简易,今且后俗"。
是宋时品官用重,士民用魂帛;司马光取其简易,遂定为通用之制,后世遵之。
吾故曰:始而为重,继而为魂帛也。
考束帛形制;卷两端相向而束之;其后又改束帛为结帛。
结帛形制,至明时巳无可考。
丘浚辑家礼,惟见摺帛为长条,交互穿结,上出其首,旁出两耳,下垂其余为两足,肖人形;清时尚用其式,于左书死者生年月日时,右书卒年月日时;(见吾学录初编)辗转至今,其式遂歧为魂幡(左书生年月日时,右书卒年月日时,中书死者名号年岁。)
而另以覆木主之红帛,代魂帛之用。既有魂帛,复有魂幡,吾故谓终则由魂帛歧而为魂幡也。
夫束帛之两端相向,与重之用席屈两端者略同;而所谓交互穿结,与重之纵横交贯者略同;
是虽易木为帛,而遗制尚依稀可验;至歧为魂幡, 则去遗制远甚; 非细心推求,几不易寻其源委。(杭俗,魂幡外,又有魄幡,是歧中之歧。)
宋赵彦卫云:"柩之有旗,礼曰:'死者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古人施于柩前,今人多用竹悬出于屋,阴阳家从而传会之,以为死者魂悠扬入于太空,让此以归"。(见云麓漫钞)是宋代直以铭旌招魂, 类后世魂幡之用。(悬出于屋, 类近俗之挑纸钱)又宋金安节言:"神帛之制,盖复之遗意;古之复者以衣,今用神帛招魂"。(见文献通考)是又认魂帛为复。
或曰:"重即铭也";又曰:"重者幢也;书名于幢,正所谓铭旌者也"(丧礼吾说篇所引)是更混铭旌与重为一。
可见此类丧仪,纷拿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