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国师:杨筠松
来源: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学院作者:黄麟堪舆风水2021-04-29 19:02
唐朝国师:杨筠松 |
|
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筠松,民间称杨救贫。据《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杨筠松乃断发径仑,步龙一过虔州,以地理术行于世,系杨救贫先生是也,卒于虔, 葬于中药口。”又据《赣郡志》(明万历赣州知府黄克缵编修)载:“杨益,字筠松,窦州人。官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窃柲书中禁术。与仆都监自长安奔虔化怀德乡,爱其山水,遂居焉。以其术授曾文辿,刘江东诸徒,世称救贫仙人。卒葬于都药口坝,今呼为杨公坝。著有《青囊》、《疑龙撼龙》、《穴法》、《倒杖》诸书传世。”这些短短的文字概括了杨筠松不平凡的一生。
《赣州府志》云:“窦州杨筠松……,卒于虔,葬于都药口坝”,又据《于都县志》(同治十八年版)云:“唐都监杨筠松墓,县东北八十里,地名跃口,今称杨公坝,明太守叶梦熊竖碑表之”。又云“杨筠松卒于药口(跃口)其徒曾文辿即于坝上择地葬之,因名杨公坝。”又据《于都县地名志》载:“杨公坝原名芒筒坝,为缅怀杨氏怜贫恤苦,乐善好施的美德,后人将其改为‘杨公坝’,今属于都县宽田乡,亦即于都车溪黄沙村出土杨筠松明清碑记处的河对面。”对此, 《管氏族谱》也载:“筠松杨公实卒于此,称此地曰“杨公坝”,盖地以人传也。明万历七年,太守叶梦熊曾在梅江西岸,江水从今河头村急转直泻寒信峡的山嘴处(又名老鼠搬仓),正对着杨救贫墓址立了一块红石日照碑,以资纪念;另外,清嘉庆十八年段道轩、吴肇龙二位风水师前来祭奠祖师杨救贫,并祈求祖师护佑操业遂心应手,并立碑纪念。现二块碑石存于于都县博物馆,在原立碑处于都县人民政府于1993年建了一块杨救贫纪念碑。这段文字表明杨筠松死于寒信峡药口,葬于寒信峡杨公坝。
杨筠松确切的生卒时间无从考证。他生活于唐朝晚期,据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七载:“筠松,不见于史传”。说明直到清代都没发现杨筠松的传记。对于一个时逾千年又缺乏史料的人,要确切了解掌握其生、卒等具体情况是相当困难的,事实上民间的传说以及风水地理书籍中记载他的生卒时间各承其说。据兴国三僚曾廖二姓家谱记载:“杨筠松生于大唐太和甲寅三月初八日戌时,卒于昭宗光化三年二月初九日卯时,寿六十七岁”。
据《四库全书》载,杨筠松著有《青囊奥语》、《天玉经》、《玉尺经》、《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等勘舆学理论著作。其中,仅137字的《青囊奥语》是风水实践的纲领,《天玉经》是风水实践的细则,《玉尺经》是歩砂量水的准绳。杨筠松创造了自唐代以来,有系统理论、有具体实践操作规程的中国风水;他还创造了以磁针方位为正针做地盘,以日景方位为缝针做天盘,二十四山七十二龙的杨公罗盘。杨筠松以其理论与实践,创立了赣派(又称形势、峦体派)风水理论,开创了中国风水的新时代,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中国形势风水地理的祖师。
杨筠松自唐末黄巢起义进入赣州,他操风水为生,足迹遍布虔城、赣县、于都、兴国、宁都,到过抚州、吉安,远至闽、粤一带,他用自己擅长的风水术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一生扶贫济困,匡扶正义,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传说,被世人称为救贫先师。
寒信峡是杨筠松往来于各地的必经之地和中转站,他钟情于寒信峡的山山水水,以至死前交待葬于寒信峡,并留下偈语:“头顶八字水,脚踏寒信嶂。那个做得到,代代出丞相”。 让后人来寒信峡朝拜寻迷。
杨公堪舆风水 www.ygkyfs.com 黄麟堪舆风水 www.ydygfs.com 电话15579467658 15279708575 QQ 2294300980 黄麟堪舆风水 黄麟择吉馆 于都堪舆风水 杨公风水 于都赣派风水师 于都杨公风水 杨救贫风水专家 杨筠松风水 赣州三僚风水 风水专家 著名风水师 江西形势派风水 寻龙点穴高手 赣州排名兼职杨公 江西于都杨救贫风水发源地杰出名师 周易经学风水 择吉择日师 研讨理气堪舆风水师 峦头堪舆风水师 江西省于都县杨筠松文化研究协会 陈蔚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