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十尚书”传说考略
来源: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学院作者:黄麟堪舆风水2020-12-17 10:56
“九子十尚书”传说考略
大雷山位于天台之西,与临海、仙居交界,主峰海拔1229.4米。
大雷山向东北方向发出一脉,一路奔腾而下,大顿小伏,至张家桐村一段,巉岩突兀,状如犀牛观望对面张公岙之月山,人称“犀牛望月”。
山名寒石山,山南面称明岩,北面称寒岩,明寒分明,状若太极。
此山即唐代隐逸诗人、“和合二圣”之一寒山子隐居70多年之地。
话说宋庆元年间(公元1195年~1200年),永嘉张冕游天台寒石山后,酷爱此地,于是携家眷迁住于明岩寺侧义里,因山下有梧桐树园,取名张家桐村。
而现在普遍使用的村名“张家弄”,系音误所致了。
(上图为寒石山)
传说张氏因得了“犀牛望月”的风水宝地,后代出了“九子十尚书”。
关于张氏“九子十尚书”,或曰九子皆尚书,生一女所嫁之夫亦任尚书;或云九子皆为官,生一女所嫁之夫也在朝为官。
以上所传悉系猜测,并无详考依据。
据天台《西张宗谱》和《泉亭张氏宗谱》记载,张氏一祖张冕迁张家桐后,至四世张梦锡,登端平二年(1235年)乙未科吴叔吉榜进士,浙西提举茶盐司阶通直郎五品服,生于淳熙辛丑(1181年),卒于宝佑癸丑(1253年),享年73岁,葬积石乡麒麟岗之原有矿记。
生有子九女一,九子为官皆有记载,但无一官至尚书。
分别为“骥孙官评事、骅孙官给事中、大潮官至广东提刑使、大沼官居转运使、大涌广东司户参军、大涧官给事中、大溢仕至御史、大满官丰城县令、大润历知莱州军事”,女一如默从浮屠。
(上图为近拍前朝月山)
从族谱记载看,张氏迁住天台张家桐到五世确有九子一女,神秘的传说还是有一个影子存在,而且九子都在朝庭为官。
所记载“女一如默从浮屠”,说明此女并非传说的所嫁之夫为官,而是走上了出家之路。
可见,“九子十尚书”是对张氏家族出人头地的一种美称。
西张村流传至今的“舞马”表演,正是贺九子回家省亲的生活写照。
“九子十尚书”实际上是“九子十为官”,那么还有一个官是谁呢?
排除了女婿当官事实,还有一个同朝为官的就是九子之父张梦锡,官居五品,所传“九子十尚书”的意义也真相大白了!
在张家传奇式的故事中,还有更令人惊心动魄的情节。
传说中张氏是因“遭抄戮”而一夜之间四处逃散,所以如今的张家桐村并不姓张而是姓陈。
(上图为犀牛角近照)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张氏家族遭受满门抄戮之灾,族人四处逃散呢?
张氏宗谱记载,“九子继父志愤奸权窃柄惨遭抄戮……”。
《西张宗谱》记载,张氏在天台至第四世张梦锡生有九子的生卒情况:
骥孙,生于嘉泰辛酉(1201年),卒于宝佑丙辰(1256年),葬响版地畚斗山。
骅孙,生于嘉泰癸亥(1203年),卒于开庆己未(1259年),葬响茶山岙。
大潮,生于开禧乙丑(1205年),卒于德佑乙亥(1275年),葬张家岙天灯盏长山)。
大沼,生于开禧丁卯(1207年),卒于景定甲子(1264年),葬明岩寺东。
大涌,生于嘉定己巳(1209年),卒于咸淳甲戍(1274年),葬石柱山。
大涧,生于嘉定辛未(1211年),开庆己未(1259年),葬孟湖岭里。
大溢,生于嘉定癸酉(1213年),卒于景炎丁丑(1277年),葬孟湖西。
大满,生于嘉定乙亥(1215年),卒于景定癸亥(1263年),葬焦坑隐子岭脚)。
大润,生于嘉定戊寅(1218年),卒于祥兴戊寅(1278年),葬紫凝山。
自九子之后六至十一世,《西张宗谱》唯一记载大潮之后六世敬公生卒情况:生于端平乙未(1235年),卒于延佑乙卯(1315年),葬天灯盏长山父坟侧。
也就是说在元朝1315年时,敬公还是在张家桐村终老,这是宗谱中查找出来的张氏在张家桐生活的最后线索。
可见九子终老后安葬之处都在天台西乡,是九子后代为九位老人在当地料理了后事。
宗谱所记“九子继父志愤奸权窃柄惨遭抄戮……”,显然是错误的。
如果九子在朝为官期间遭抄戮而逃散,不可能卒后全都归宿于张家桐周边一带,六世敬公也不会在逃散后葬回张家岙。
所以逃散事件发生时间1315年之后,抄戮张氏家族的并不是南宋皇朝,应该是元朝,而且时间上是元末。
(上图为侧拍月山)
查看周良宵、顾菊芳合著的《元史》中写道:“后至元三年(1337年)四月,由于各地人民的反抗风起云涌,元廷申禁汉人、南人、高丽人不得执持兵器,凡有马者拘入官……禁汉人、南人不得习学蒙古文字。伯颜向顺帝建议,‘请杀李、赵、张、王、刘五姓汉人’。”
元末大臣伯颜的“提案”,没有被朝廷采纳。不知是张家听到风声逃散,还是张家参加元末农民起义遭抄戮而逃散,已经难以考证。
根据《台西石柱桐园陈氏史志》记载,天台石柱陈氏六世孟珍迁居张家桐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建造大厦。
天台《西张宗谱》记载,明建文年间(公元1399~1402年),张氏十二世,即九子中三房大潮一派之后在历经五世隐姓埋名后从新昌迁回天台,定居西张。
在张氏迁回西张定居时,石柱陈氏尚未进入张家桐定居,张家桐依旧是一个空村落,张氏也没有迁回祖地居住。
可见当时的抄戮事件对张氏影响极深,张氏祖辈代代相传,这个可怕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后人心里,挥之不去。
在七世至十一世约百年期间,每逢清明日祭祖,张氏后人也是提前十天,趁着夜晚前去拜祭。
ni(上图为犀牛山下张家桐村池塘)
上述内容按照张氏、陈氏宗谱等资料进行整理,以尽量找出张家桐张氏一夜之间逃散真相的蛛丝马迹。
希望有兴趣研究的同行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彻底解开张家遭抄戮而逃散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