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丧葬习俗中,“坟、墓、冢、陵”有何区别
来源: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学院作者:黄麟堪舆风水2021-03-19 18:56
古人丧葬习俗中,“坟、墓、冢、陵”有何区别?分别埋葬哪种人?
金庸先生曾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虚构了一个名为古墓派的武林门派。据小说中的描绘,古墓派弟子皆隐匿于“活死人”墓中。
其中,第三代弟子李莫愁和小龙女,都是江湖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并且小龙女后来又收杨过为徒,并演绎出了一段旷世绝恋。
很显然古墓派只是虚无缥缈的门派,不然哪还有弟子愿意投其门下,每天都住在古墓中,岂不是像幽灵一样可怕。
金庸迷之所以会坦然接受这个门派,皆因国人心目中人死伟大的思想,以及传承了几千年的丧葬礼仪使然。
当文明诞生之际,敬畏死亡的思想便同步出现,早在夏商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具有等级之分、比较完备的丧葬制度。
到了西周时期,这种制度被进一步完善,并成为了“五礼”之一的“凶礼”,简而言之就是礼节性的丧葬礼仪。
让古人既忌讳又敬畏的死亡
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凶礼的核心思想,除了是对死亡的一种敬畏之外,还有“入土为安”的朴素想法。至此古人将一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礼仪,都容纳进了“五礼”之中。
实际上早在四五千年之前,古人就意识到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但由于他们特别忌讳死亡,所以才会按照凶礼的规定,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死亡,使用不一样的代称去指代。
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可见阶级不同就连死后的代名词都不一样。
最重要的是根据凶礼的规定,还按照尊卑划分了不同阶级的墓地规模,以及陪葬品的数量和祭祀形式。
可以说这些不同阶级的死亡代称,一一对应了不同阶级埋葬地点的称呼。其中,不同埋葬地点的称呼大相径庭。
这就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罪恶,就算死了也要承受等级压迫。那在古人丧葬习俗中,“坟、墓、冢、陵”有何区别?分别用来埋葬哪种人呢?
第一、“陵”中埋葬的皆为天子、帝王
黄帝陵、秦始皇陵、茂陵、阳陵、昭陵,都是现存比较完整的极为宝贵的帝陵。陵中埋葬着的天子、帝王都是华夏大地的风云人物。
所以按照当时的社会制度,拥有天下独一无二权力的天子,就算是驾崩之后也要葬在最大、最好的陵寝中。
据《汉书·五帝纪》记载:“山陵不崩,川谷不塞。”,将天子的死称为“崩”,实乃本有山体倒塌之意。
也就是说天子、帝王之死,就像天崩地裂一般声势浩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显示出他们生前的地位,以及死后无限的哀荣。
《说文》中“陵”的解释是大山级别的坟墓,据说秦始皇陵,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而茂陵的规模也不逊色。
《晋书·索綝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可见倾举国之力修建的茂陵气势十分雄伟。
第二、“冢”中皆诸侯、高官
《说文》中有:“冢,高坟也”的说法,可见冢也势必高大巍峨,《史记·高祖本纪》中曾记载:“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
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来,冢的规模应该次居于陵之后,可见冢中所埋之人非富即贵。
相传曹操曾设“七十二疑冢”,作为东汉末年权倾朝野的魏王,他的“冢”的规格绝对不可能太小,或许仅次于帝王陵。
“衣冠冢”乃为王侯将相一级的官员,如果战死沙场就会将其生前衣物埋葬于冢中,这样看来冢就是天子之下的诸侯、高官葬身之地。
第三、“墓”中皆士大夫
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在封建社会中士大夫的地位不可小觑,他们是仅次于王侯的国家执政者。
他们生前高官厚禄死后曰“卒”或“不禄”,可见厌恶或忌讳死亡都是上层社会的说法,如果用“死”去代替则会不合法度。
在当时社会中,“墓”的规制为不凸出于地平面,或者说与地平面持平。《礼记·檀弓》曰:“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
下葬时间应该选在黄昏时刻,寓意死者与太阳一同隐没,因此根本没有坟茔。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只有冤屈而死的人才会立坟茔,表达死者蒙冤而死之意。
据说武王伐纣灭商之后,曾命人给比干的墓添土筑坟头,以表达他的冤屈之意。可见“墓”中所葬之人皆有身份有地位,类似于比干这样的国之重臣。
第四、“坟”中皆庶民
《礼记》有云:“土之高者谓之坟。”可见坟与冢看似是同一种类型,但是大家这样想就是错的,因为老百姓的坟,又怎么可能和诸侯的冢相提并论呢!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谓的“坟”,就是用黄土堆砌起来的高出地面的一个小土包。
在古代社会由于庶民的地位,一直都处于当时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既没有钱也没有地位,并且要受到等级制度的束缚,所以在此了之后只能称作“死”,并且也只能埋在简陋的坟茔中。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在阶级制度的压迫之下,不同地位人群死后的待遇也不同。除了这四种人死之后的埋葬地点之外,还有一种被称作“林”的埋葬地。
能够埋在“林”中的人,一定是高功大德者,文圣人孔子、武圣人关羽皆埋在“林”中。
结 语
总而言之,天子“崩”后的埋葬地点称为“陵”;而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则以“薨”代称,葬身之地则称为“冢”。
士大夫死后的代名词是“不禄”,显而易见说的是不能领取俸禄了,他们一般都会被葬在被称作“墓”的地方;而普通庶民死后直接称为死亡,而容纳他们身躯的地方则称为“坟”。
李白曾在《登金陵凤凰台》中写道:“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随着时间和岁月流逝曾经的帝王将相,也都被一抔黄土掩身。
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陵、冢、墓,早已变成了黄土掩埋的土包,曾经的荣耀已经陷入了时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