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风水故事 >

《中国文化的鬼神与精灵(上下篇)》

来源: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学院作者:黄麟堪舆风水2021-06-13 06:44

《中国文化的鬼神与精灵(上下篇)》


1.png 

《中国文化的鬼神与精灵(上篇)》

精、气、神乃人之三宝,研究中国思想的读书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往圣继绝学,并为往圣守灵、护灵,使往圣的精气与灵魂永生不灭、万古长青,为万世开太平。

【引经据典】中国文化的经典《大易干卦》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又说:「大哉干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又在《系传》中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又在记录孔子论道之语的《论语》里说:「未知『生』,焉知『死』」,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又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再又如现代俗语中所说的「英灵、守灵、护灵、灵魂」等等观念,那么中国思想中的「鬼」是甚么?「神」又是甚么?「精」是甚么?「灵」又是甚么?我们称赞这个人很「精灵」,把一个人死后的牌位叫「灵位」,又把一个了不起的人死后叫做「英灵」,又说「人为万物之灵」,为甚么不说「人为万物之精」呢?那么这个「灵」字在人身上占到甚么地位?又有甚么作用?了解这个以后,对做人更有帮助。

【鬼】中国文化中的「鬼」的意思是:「人死曰鬼」,孔子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活着的时候就叫做「人」,可是当我们死了以后,我们总不能还一样叫做「人」,如果死了以后还一样叫做「人」,那就扰乱了这个「名」,这也就是「名不正」了,因此在中国先秦的上古文化里,当「人」死了以后给他一个名称就叫做「鬼」。

但因为时代的差距,在中国的古代社会里,「人」和「民」所指称的对象并不是一样,那时候所谓的「人」指的是士、大夫阶级(士族以上有身份地位的人),相当于现代最低级的政府公务员以上的公职人员;那时候所谓的「民」指的是「庶人」,相当于现代最普通的老百姓,两者合在一起,所以称做「人民」。因此,「人死曰鬼」这句话,在中国古代社会是指士、大夫阶级以上的「人」死以后了,给他一个名称就叫做「鬼」;至于普通老百姓(庶民)的死,则还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定名,说得可怜一些,也就是那时候普通老百姓的生死还只能像草木鸟兽一样。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人死曰鬼」这句话在中国文化里指的是,凡任何人死了以后给他一个名称就叫做「鬼」。因此,中国文化中的「鬼」,并不是世俗所说的在晚上遇到甚么「没有头」的,或者是甚么「脚不着地」的等等,因而吓得生病要死的「鬼」,这是世俗观念里的索隐行怪的「鬼」,并不是中国文化之中名正言顺的「鬼」。

【神】中国文化中的「神」的意思是「人死而有遗德在民曰神」,孔子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活着的时候叫做「人」,我们死了以后就叫做「鬼」,可是当有些人死了以后又「有遗德在民」总不能也叫做「鬼」,如果有功于社会之人死了以后「有遗德在民」还叫做「鬼」,那就扰乱了这个「名」,这也就是「名不正」了。

因此,在中国先秦的上古文化中,当「人」死了以后,又「有遗德在民」的,就给他一个名称叫做「神」。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人死而有遗德在民曰神」这句话在中国文化里指的是,凡任何人死了以后又有「遗德在民」的,就给他一个名称叫做「神」。假如我们以「人死而有遗德在民曰神」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唐尧、虞舜是「神」,文王、周公也是「神」;管子、商鞅是「神」,孔子、孟子也是「神」;张良、萧何、董仲舒等等是「神」,诸葛亮、关羽、岳飞、文天祥等等也是「神」,因为这些人在死后都是「有遗德在民」。只是「人气」各有不同,「神化」的时间各有长短。

【精】中国文化中的「精」与「灵」,同归于「元」──「精」是「元之德」,「灵」是「元之化」。《大易干卦》说:「大哉干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这就是说,一个人一生的人格修为,修到了刚、健、中、正、纯、粹的境界,才能够叫做「精」。

刚,是指没有个人的私利私欲:「无欲乃刚」,孔子在《论语》说:「枨也欲,焉得刚」,正是此意。健,是指在没有个人的私利私欲下,每天每时每刻都能顺着人性去行事,《大易干卦》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中,是指在没有个人私利私欲的前提下顺着人性去做事,然后又能使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保持不发的状态,这就是「中」(读平声);但人的喜怒哀乐不能不发,要发就要「发而皆中节」,这就是「中」(读去声)。在《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正是此意。

正,就是「止于一」的意思,人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不向外显发就是「中」,但受环境影响而不能不发,既然喜、怒、哀乐有所显发,那就要「发而皆中节」,能做到「发而皆中节」这就是「正」。所谓「发而皆中节」,举例来说,就像我们打篮球时练习投篮一样,假设以投十次为标准,如果投十次能够全中十次,这就是「止于一」,也就是「发而皆中节」,这也就是「正」。如果只是偶尔投中一两次,那就不是「发而皆中节」,所以不能算是「止于一」,也不能叫做「正」。因此,能够「止于一」,就是「正」。

然而,在「止于一」之前,必先要「止于」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就像我们练习投篮时一样,必先屏气息虑,内心没有任何喜、怒、哀、乐而一片宁静,这样才能做到「发而皆中节」。如果内心的喜、怒、哀、乐动荡不定,那么就如《大学》所说:「心有所忿懥﹝怒﹞,则不得其正;心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心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心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篮框而不见,怎么能做到「投而皆中篮」呢?不过这当然还需要「学而时习之」,就像幼鸟学飞一样反复不断地练习才行,在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而已。

纯,是「不二」的意思,就像不断地练习投篮一样,投十次「发而皆中节」全中十次,那就是「止于一」了,也就是到了「正」的境界。但如果投二十次、三十次又都能够「发而皆中节」,那就是「不二」了,也就是到了「纯」的境界。如果今天投二十次、三十次全中,明天又投二十次三十次也全中,后天之后亦复如此,那就到了「粹」的境界。如果再加上在繁复混乱的比赛中,还能够「发而皆中」,或者是「虽不中也不远」,那就是到了「精」的境界。因此,中国文化之中的「精」的意思是指一种非常高深的修为境界。

当一个人的修为到了「精」的境界以后,那就会形成一种气势,就像在篮球比赛中表现最精湛的球员有一种锐不可挡的气势一样,这种气势简而言之就叫做「精气」。因此,文章开端所引的「精气为物」的「气」,指的是气势的「气」或「气节」的「气」,不是指空气的「气」。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的「气」,就是「精气」,只不过不是一个人的「精气」,而是集很多中国历史人物的「精气」,所以孟子说:「知言养气」、「直养无害」,等到养足了「浩然之气」,那就有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01.黄麟堪舆风水.png

《中国文化的鬼神与精灵(下篇)》

  中国文化中的鬼神,正如前面所论「人死曰鬼」、「人死而有遗德在民曰神」。然而,人的肉体虽死了,变成了「鬼」(并不是世俗所谓的「鬼」),但「鬼 」的「精气」还存留在人间(这个「气」是气节的「气」,并不是空气的「气」)。

【精气为物】举例来说吧,文天祥和岳飞虽然都已经死了,变成了「鬼」,但他们都是「有遗德在民」,所以也算是「神」。他们俩人的肉身已经化为腐朽,可是他们的「精气」还存留在人间,当我们在感受到文天祥与岳飞那种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精气」(精神气节)之后,在内心里面也同样有一股热血沸腾、不能自已的「气流」从心底冒出来,这就是文章开端所引的「精气为物」,也就是《大易干卦》所说的「与鬼神合其吉凶」。

再举例来说,我出生在今天叫做「人」,我的祖先除我祖父与父亲以外,都已经成「鬼」了,可是我祖先的「精气」」(精神气节)还存留在我身上,在我刚刚出生的那一刻,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了「中国印」,无论我的衣着多么时髦,无论我的头发染成红黄蓝绿,无论我在何时,无论我在何地,都不能变更我祖先的「鬼」所留存在我身上的「精气」。换句话说,我祖先身上流的是中国人的血,我身上流的也始终是中国人的血;我祖先身上藏的是一颗中国心,我身上藏的也始终是一颗中国心。因此,甚么是「鬼」?鬼者,精之气也,虽有气而无形。所谓「生为人杰,死为鬼雄」,《说文解字》:「杰,才过万人也」,生而求人杰,死了也要留下「精气」在人间,成为「浩然之气」的一部分,这就是中国文化经历五千年的磨难而不衰的气节。一个民族必有一个民族的气节,没有气节的民族还成甚么民族!君不见人无精气,就衰弱了;一个民族没有气节,还能屹立五千年而不倒吗?

【灵】中国文化中的「灵」则比「精」的境界更高,「精」是把人的一生的人格修为「精」于「一」,然后「遗德在民」而存留于人间,例如文天祥的「精」就是把他一生的人格修为「精」于慷慨就义,岳飞的「精」就是把他一生的人格修为「精」于精忠报国。岳飞、文天祥都有自己所「精」的对象与目的,而中国思想中的「灵」则是「遗德于天地」而与物冥合,无形无相,无为而化。

且举一个容易显明的例子吧,传说古时候有个铸剑技术很「精」的人,叫做「干将」。当他在快要铸成他一生最「精」的宝剑之时(这是他一生最满意的宝剑,没有比这更好的了),他认为一生铸剑技术的「精」可以在这把宝剑上呈现,唯有自己内心的「灵」不能呈现在宝剑上,于是他毅然忘我,置生死于度外,自己跳进炼炉里面,使他自己所铸造的宝剑,既能呈现他铸剑技术的「精」,又能呈现他内心的「灵」。这样做既不为名,又不为利,也不为任何特定对象与目的,只为了与物冥合,以成就自己的「元」。

传说中的「干将」以自己的生命成为他自己所铸造的宝剑中的「灵」,这就像一位球技非常「精」的篮球运动员,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在自己所属的那一队里是个「灵魂」人物一样,所以说:「神者,灵之魂也」。因此,想要达到「与鬼神合其德」的境界,必须要先「知鬼神之情状」;想要「知鬼神之情状」,必先要自己的「内圣」修为到达「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境界,这也就是一个人把自己心中的「诚」修到了「至精至灵」的境界。

确实很难理解,因为这不是理性所能理解的对象。人的「精气」与「灵魂」是无形无相的,只有自己的「内圣」修为达到「至精至灵」的境界,也就是「至诚无息」的境界,才能感通「鬼神」的「精气」与「灵魂」。这里所谓的「感通」,其实就是当我们在听到古圣先贤那种富有精神气节、感动心灵的动人故事(历史故事)之后,内心之中自然而然生起那种热血沸腾、不能自已的感动,这也就是「先觉觉后觉」的一个过程。

【游魂为变】孔子的「精」,在于孔子自己所「精」的《大易》、《春秋》、《论语》等等著作里面。孔子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他的「学而时习之」的好学,「有教无类」的讲学,「周游列国」的疾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固……就是因为孔子有这么伟大的「精神」,所以孔子虽成「鬼神」已经两千多年,然而孔子的「灵魂」却至今不灭,孔子不但仍然是中国文化中的「灵魂人物」,也将成为人类文化中的「灵魂人物」之一。

文章开端所引《大易系传》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精气为物」是孔子的经典著述,「游魂为变」是孔子的灵魂,汉朝思想家董仲舒就是因为他能够「与(孔子的)鬼神合其德」,因而能「知(孔子的)鬼神之情状」,并继孔子的「精气」与「灵魂」,「为变」而作《春秋繁露》。

【结语】精、气、神乃人之三宝,作为研究中国思想的读书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往圣继绝学,并为往圣守灵、护灵,使往圣的精气与灵魂永生不灭、万古长青,以为万世开太平。(全文完)


杨公堪舆风水  www.ygkyfs.com   

黄麟堪舆风水  www.ydygfs.com 

电话15579467658 15279708575 QQ 2294300980

黄麟堪舆风水 黄麟择吉馆 于都堪舆风水 杨公风水 

于都赣派风水师   于都杨公风水  杨救贫风水专家

杨筠松风水 赣州三僚风水  风水专家  著名风水师

江西形势派风水 寻龙点穴高手  赣州排名兼职杨公

江西于都杨救贫风水发源地杰出名师 周易经学风水

择吉择日师  研讨理气堪舆风水师 峦头堪舆风水师 

江西省于都县杨筠松文化研究协会     陈蔚明

 



您还可以浏览

栏目导航

热门推荐

预测须知

    黄麟堪舆风水善用梅花易术及六爻预测术为求测者进行预测,有时候不用起卦,只看外应就能即问即答,铁口直断,而且精准无比。但由于预测师也是人而不是神,时有出错,在所难免,所以,预测结果仅供参考。如需预测,务请了解以下几点,以期心诚则灵之效。
1、不诚不占 没有强烈的意念和诚恳的态度,占卦是不灵验的。
2、可以自己摇卦,也可在电话中让卦师摇卦。如自己摇卦,须遵循卦师的指导。
3、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的意念。比如,在路上想着让卦师预测某事,而到了卦师处,又改变主意,让卦师测另一件事。而最先摇出的卦往往是对应最先想到的事情。
      在某些情况下,往往不用摇卦,卦师根据外应(即周边情形之变化)也可以预测。预测案例中就有不少外应预测之实例。   

温馨提示

   本站所列风水案例中,即便浏览者认为自己的房间或办公室等格局及布置与某些案例相近似,甚至是一模一样,但也千万不要盲目模仿!
因行业惯例及学术机密等原因,案例中未能明示某些重要条件,比如方向等。所以案例中的调整方法只是针对特定的个案有效,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请阅者谅解。   

在线报名

姓名
Q Q
手机
地址
留言
 

本站关键词:阳宅 阴宅 坟墓 择日 择婚 关煞

地址:黄麟堪舆风水 (黄麟中心卫生院食堂对面)

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 黄麟堪舆风水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官方网址: www.ydygfs.com

站点地图

手机扫描二维码
与大师直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