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三僚老屋下鲤鱼翻肚祠堂考察记之二 于都杨
来源:于都杨公风水 杨公堪舆风作者:黄麟小博士 积善缘2024-11-25 14:45
在探寻传统文化瑰宝、追溯历史脉络的浓厚氛围中,于都县杨筠松研究协会段青山会长精心组织了一场极具意义的考察活动,于都县杨筠松研究协会的研究骨干们满怀热忱与期待,踏上了前往兴国三僚的征程,此次考察聚焦的对象便是那充满神秘色彩的鲤鱼翻肚祠堂与若文堂祠堂。
这一趟旅程,仿若开启了一扇通往往昔岁月的大门,让大家得以深入窥探传统风水文化与家族繁衍发展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感悟,更是对传统文化深深的敬畏。
鲤鱼翻肚祠堂,当众人第一眼看到它时,便被其独特的立向所吸引。
它立向为坤山艮向兼申寅,这般立向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先辈们对天地自然的独特理解与精妙运用。
而其整体的布局设计,更是令人啧啧称奇,宛如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先看那天井,巧妙地放壬水,且呈现出两栋两天井的独特构造。
水,在这古老的建筑布局中,宛如灵动的血脉,流淌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期许。
从水流的布局上细细揣摩,似乎隐隐蕴含着某种古老而深邃的讲究与寓意,仿佛是一部用建筑语言书写的家族兴衰密码。
正常来说,大门位按常规设置是常见的做法,然而这座祠堂却独辟蹊径,在大门位放置照壁,转而于右边巽方开辟大门。
这般打破常规的设置,初看或许让人有些诧异,但静下心来思考,想必是严格遵循了传统风水理念中对于气场、运势引导等方面细致入微的考量。
就如同在一幅宏大的画卷上,画师以独特的笔触勾勒出别样的景致,看似不合常理,实则别具匠心,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特殊的使命。
再把目光投向门口那引人注目的月形水塘,它无疑是整个祠堂布局的一大亮点。
水塘呈月形,来巽水放壬水,水在传统风水中向来被视作财富与运势的象征,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家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这样精心安排的水流走向,或许承载着先辈们对家族兴旺、财源广进的殷切期盼,就像长辈们在孩子成长道路上默默许下的美好祝愿,期望家族如同这水流一般,源源不断,长长久久,福泽绵延。
再看左边癸位有一个丁字路,整个祠堂四方而开,格局尽显独特韵味,仿佛是一位智者端坐在大地之上,静静凝视着岁月的变迁,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
而更让人惊叹不已、陷入深深思索的,是这座祠堂背后所反映出的家族繁衍情况。
鲤鱼翻肚祠堂——若文堂,犹如一颗隐匿在三僚曾屋村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神秘的魅力,是当地一处极具特色的典型风水建筑。
它静静坐落于三僚圩南面,与曾氏杨公祠隔河相望,仿佛在岁月长河中彼此遥相呼应,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这座祠堂始建于清朝康熙十年1772壬辰年建,至今年才252年。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承载着厚重且悠长的历史记忆,作为曾氏三房的祠堂,“若文堂” 这个正式名称也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在人丁繁衍方面,若文堂有着颇为独特的情况。
虽说整体家族人丁数量达到了 8000 多丁,然而各房的情况却差异明显。
长房仅单丁,略显单薄;二房的人丁数尚不到 20 丁,规模较小;而三房的人丁数颇为兴旺,达到了 5000 左右,成为家族中人丁的主要构成部分。
鲤鱼翻肚祠堂——若文堂的建筑结构更是堪称一绝,蕴含着诸多巧思与风水讲究。
其大门并未按常规设在正房中间,而是巧妙地位于山墙的一侧。
天井分为上下两座,下天井处在山墙正中开大门的位置,有意思的是,它仅有三面,剩余一面由墙替代,由此得了 “挂壁天井” 这一别致名称。
从风水角度细细探究,它呈现出 “翻肚鲤鱼形”,别具一番深意。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座祠堂的门多次遭雷击,在当地流传的说法里,这反而是象征着人丁兴旺的吉兆。
回溯其根源,这座祠堂的设计者是明朝三僚曾屋的名师曾乔世,当初大门之所以不开在正面,是为了维护长房利益,毕竟按照风水之说,正中开门与长房有碍,而侧面开门正对着尖峰,甲方开门对文峰,寄寓着家族能出文人、书香绵延的美好期望,足见先辈们在建祠时的良苦用心与殷切期盼。
这诸多现象,不禁让人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祠堂的风水布局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家族各房的发展呢?
这到底是一种机缘巧合,还是真的有着内在的、尚未被完全解读的关联呢?
或许,这些传统的建筑布局与方位设置,就是先辈们在漫长的岁月里,凭借着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探索,不断摸索、传承下来的宝贵经验。
虽然以现代科学的眼光,很难去精准验证其中的因果关系,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就像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更为有趣的是,这座祠堂还有着一些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现象。
每遇到雷打火烧祠堂,定丁财大发。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超乎常理,却在当地人口口相传的故事中不断被印证。
仿佛那雷电与火焰,不是灾难,而是一种神奇的预兆,是大自然与家族运势之间的一种神秘互动。
甚至,若遇多年没有雷打火烧,法师还会在祠堂内作法,而不久之后就会出现火烧祠堂的情况,接着便是丁财大发的好运降临。
这一系列的现象,愈发增添了祠堂的神秘色彩,让人在惊叹之余,更是对传统文化中那些难以解释却又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生活与观念的部分充满了好奇。
我们深入研究这些现象,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去探寻那隐藏在古建筑与家族变迁背后的奥秘,其实也是在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瑰宝,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它们穿越了漫长的时光隧道,来到我们面前,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们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感悟生活提供了别样的视角,让我们明白,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忘却那些古老的智慧,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值得我们用心去守护、去传承,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彩,继续书写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