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祠堂、潘仕权故居风水考察钤记
来源:于都杨公风水 黄麟小博士作者:江西于都杨筠松风2019-07-09 07:29
潘氏祠堂、潘仕权故居风水考察钤记
原创: 益泰风水 益泰风水
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祖厝,习惯上称祠堂。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和举行祭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具有凝聚宗族、联宗、收宗、推广文教以及文化职能等功能。在祠堂里,宗亲每几年都要举行大型的祭祖活动来缅怀祖先业绩,颂扬祖先恩德,饮水思源,所以,宗祠也是中华民族寻根文化的一个主要联结点,是一个家族神圣的精神家园。
近日,笔者到怀化市为一客户调理风水,之后抽时间顺便到中方县荆坪古村进行风水考察,在此特将荆坪古村潘氏祠堂的风水密码解读给给广大易友。
荆坪古村位于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舞水河西岸,距怀化市区15公里。舞水呈玉带环流状在荆坪古村前面流过,对岸有一大溪水迢迢流来与舞水交汇,在潘氏祠堂前形成三叉水口;周围山峰层峦叠嶂,古村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古村地貌应该是舞水河多年的冲刷沉淀而形成的冲积高地,古村就建在舞水河边相对较高的高地上。
据当地人说古村的地形为一鱼形地,头部正对着流来的舞水,为一个“鲶鱼上水”的风水宝地。据有关史料记载和文物部门的考证,该地在战国时期为古牂牁国的都城且兰古城,在东汉时期为舞阳县址,在唐宋时期为溆州城址。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荆坪古村古建筑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基本上是由一个个小院落组成的明清建筑群,与周边山水田园相融。
古村有宋代潘仁美之长孙潘贞周落户荆坪的创业史,也有清朝乾隆皇帝启蒙老师潘仕权的故居。村内现有祠堂、古驿道、伏波宫、文昌阁、节孝坊、唐代古井、水文碑、龙凤桥、观音阁、五通神庙和旧新石器时代遗址等20多处古文化遗址。
潘氏祠堂
考察荆坪古村,必须得看的就是潘氏祠堂,踏上荆坪渡口,雄镇渡口的就是潘氏祠堂。祠堂到现在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按400年整数来算,就是建于1619年,即明朝万历四十七年),现今保存完好,旁边古柏苍翠,四边是高筑的封火马头墙。在祠堂大门的墙上,山水、人物、走兽等浮雕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推开厚重的祠堂大门,四百多年历史的时间隧道悄然打开,天井、厢房、殿堂一一呈现,进门后,先有戏台,然后是聚会厅、厢房、天井,最后是正厅,正厅后壁的神龛上,密密麻麻摆满潘氏祖先的牌位。里面虽然光线很好,四周透亮,但由于承载着厚重的沧桑,仍显得肃穆寂静。
笔者先在祠堂大门前开罗盘,测量周围的山与水。有:130度巽方轸宿山峰,115度的辰方角宿山峰,92度卯方氐宿山峰,79度甲方心宿山峰,64度寅方尾宿山峰,192度丁方柳宿山峰。三叉水口在辰方。
笔者再测量祠堂外面大门的坐向为辛山乙向,坐土向金。以祠堂外面大门来论,该祠堂得1座泄耗山,1座财山,2座生气山,2座煞山。辰方水为乙向之武曲水。
笔者走到里面测量第二进大门(戏台下面)为戌山辰向,坐金向木,以及测量最后面供奉祖先牌位的正厅坐向,也为戌山辰向,坐金向木,天井的放水口在未方,聚会厅的水有水沟从左右两边流向外面大门两旁,就不去测量了。以祠堂正厅的坐向来论,该祠堂得1座生气山,1座比旺山,2座财山,2座泄耗山。辰方水为辰向之辅弼水。
正厅与外面大门两个不同的向,就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使笔者心生疑虑,是不是在什么时候将外面大门的向改动过呢?当我们到古村落里面进行考察时就听到有个村民说起,自祠堂大门改过之后,该村就再也没有出过什么人才。带着这份疑虑,当我们考察完了整个古村之后,再返回到祠堂碰碰运气,看是否能遇到知情的人。我们再一次回到祠堂时,看到许多村民在这里乘凉,笔者就与他们攀谈起来,当我问起祠堂外面的大门是否改过向时,有许多村民都说没有改过,原来就是这个样子。但其中有一个知情人对我说,该祠堂确实是改过大门的朝向,时间大约是在1942年,当时村子里的老人们对祠堂门前对面冲来的溪水尤为忌惮,所以就请风水先生将外面大门的朝向由原来的戌山辰向改为辛山乙向。笔者这时心里就豁然开朗了,由于改了外面大门的向,使外面大门与第一进大门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就使得中间的廊道形成一个梯形,左边变窄,右边变宽。再到外面观察,由于立向改变之后,左边的墙就往里面缩进去几十公分,使原来左边的放水口显现出来。
祠堂改向,关乎一宗族运势之兴衰,该祠堂应该是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此后是人才辈出,尤其是清朝雍正时期出了乾隆皇帝的启蒙老师潘仕权,据该村人说解放前出过将军(国民党时期的军长)。那么,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改了大门的朝向之后,再也没有出什么人物了,这也是一个不懂风水而乱改风水的例证吧。
帝师”潘仕权故居
荆坪最不能忽略的一个人物就是潘仕权。在荆坪人眼里,潘仕权可是一个大人物。他因为懂周易(尤其是精通象数易)、会占卜而成为钦天监博士(皇帝的御用风水师),他因为懂音律掌管清朝礼乐,而成为太常寺博士,他著有《洪范九畴补注》、《学庸一得》、《大乐无音》等书,《四库全书》都存有他的书目。最值荆坪人津津乐道的是,潘仕权当过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的启蒙老师。据说,那位在历史上号称“十全武功”的乾隆爷正是在他的启蒙下才开始认真读书的。潘氏祠堂有一副纪念乾隆皇帝的启蒙老师潘仕权的对联:“十载寒窗,多才博学师龙子;一枝神笔,重业轻官著范畴。”(各位易友可百度一下“潘仕权”)
潘仕权故居原来的规模据说很大,在那个特殊的岁月中已破坏殆尽,只剩下几堵残墙,现在成为一个典型的农家小院,门前墙壁上嵌有一块石碑,记载着潘仕权的简介。史载,乾隆幼时天性贪玩,五岁发蒙读书,聘用好几个蒙师,都以“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教诲他,乾隆都不予理睬,后聘潘仕权为师,潘用“天命之为道,人命之为性,道也者有不可布予力也”的道理为乾隆开蒙,乾隆很感兴趣,竟与他讨论起来。据说,潘仕权的以道治天下,不可布予力的仁君思想对乾隆皇帝的一生影响极大。
(潘仕权故居的外大门为乙山辛向)
现在潘仕权故居居住的是他的七世孙,我们推门进去看到的是残垣断壁和矮小的平房,一个中老年大妈出来问我们来意,我们说是来考察潘仕权故居风水的,她告诉我,他丈夫是潘仕权的第七代嫡孙,房子的坐向和屋基都没有动过,后来建房的坐向和原来的相同。笔者开罗盘测量为癸山丁向,我看到她房子前面的庭院旁边有一自来水龙头,测量了一下在戌方,就对她说你家里有人患腿脚上的毛病会成跛子的,她听到我这样断之后,她说她儿子痛风痛得特别厉害,问我怎么办,我说把水龙头改个位置,移到酉方她儿子腿脚上的毛病变会慢慢变好。她还对我说,故居原来的大门是正对着开门的,后来听别人说正对着开门不好,就把大门开到了现在的地方,叫笔者测量一下现在的大门(槽门)开得好不好?笔者用罗盘测量该大门开在房子的丙方,也是癸山丁向,就告诉她这个门开得不错,不用担心什么。
这时引来好几位古村大妈前来围观,笔者详细地询问了原来故居的布局,有一位年纪大的大妈告诉我,在故居的前面曾立有一高大的石人石刻,石人手拿弓箭射向一方,这些都在那个特殊岁月被破坏得茫然无存了,射向哪一方就无从知道了。潘仕权作为皇帝的御用风水师对其家里的风水布局自然是优中配优,哪一方出现煞山就会用方法进行化解,笔者认为这个手拿弓箭的石人绝对是用来化煞的,由于故居周围房子较多,没有一个至高点可以观察周围的山峰,所以就不能测量周围山峰的具体数据(我想潘仕权他肯定是认真地测量过的)。故居后面就是他亲自设计的八卦古巷,游人穿梭其中,如入迷宫一般。
可能是潘仕权的七世嫡孙媳妇对其他的大妈说笔者讲得很准或者可能是古村里的人们本身就对风水比较笃信,纷纷要求笔者到她们家里去测一下她们家里的大门开得对与不对。笔者测量了两家:一家主屋坐癸山丁向,槽门开在坤方也是癸山丁向,断对其老母有害(实际情况:开了这个槽门后不久她家里老母患胃癌去世);另一家主屋坐辛山乙向,槽门开在甲方也是辛山乙向,断其家万事顺遂,其乐融融。对于其他人的邀请,笔者以赶时间为借口迅速逃离,毕竟天机不可泄露,要谨遵“法不空出,法不空求”的师训。
节孝坊。乾隆时期,为了表彰潘仕权的婶娘守孝50多年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儿子培养成材而兴建的。牌坊上镌刻着“岳母刺字”、“卧冰取鱼”等二十四个流芳百世的节孝故事,是传统的中国文化理念在荆坪古村最好的见证。
唐代古井。古井呈圆形,深19.5米,直径1米。井壁用石砌成,由于长年累月提水绳索的摩擦,井口周围留有三十七个"U”字形光滑的槽子。
石鱼。数年前从一农户宅基地下挖出,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兆示着荆坪古村确实是一鱼形风水宝地。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荆坪古村现修的这座桥,笔者认为,这座桥对这里的风水影响极大,如果能够修到到村里的下游也就是修到鱼的尾巴下面,会使这个村子更加富裕,现在这样修,按当地人的说法,这座桥如一根大针直穿鱼身,鱼就不是活鱼了,但以前有风水师曾预言荆坪古村几百年后由鱼形会变成莲花地,笔者也真诚地祝愿荆坪古村将来会是一个永远开不败的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