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网传照片视频看风水吗?
来源:于都杨公风水 杨公堪舆风作者:黄麟小博士 积善缘2025-03-24 17:34
可以通过网传照片视频看风水吗?
常有易友通过微信发我视频照片,问我此处可以做吗?
我常发下面图片文字回复:
那么,为什么我会这样回复呢?因为看风水是必须到现场的。
原因如下:
在中国传统堪舆学的理论框架中,"形、气、数"三大核心要素构成了完整的时空能量模型。历代风水宗师在《青囊经》《撼龙经》等经典著作中反复强调"形气相感,数理相应"的基本原则,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决定了风水勘验绝非简单的公式套用。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系统阐述现代风水实践中必须坚持实地考察的深层机理,揭示单纯依赖视频、图片或手绘图纸可能导致的理论偏差与实践风险。
一、风水动态系统的三维属性
1. 立体能量场的不可平面化
传统风水学将建筑视为"天地人"三才交汇的能量节点,其吉凶效应建立在对三维空间的精确把控之上。
现代建筑测量虽能通过卫星地图获取经纬坐标,却无法感知地势的微妙起伏。
《雪心赋》所言"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这种精微的地势变化往往在平面图纸上完全消失。笔者曾勘测某企业园区,卫星影像显示为平整地块,实地却发现西北方有0.5米自然隆起,恰形成"天柱峰"的贵格,此等细节在二维图面根本无法呈现。
2. 气场流动的全息性特征
风水气场是立体的能量流动网络,包含地磁、水文、气流等多重物理参数。
2019年对杭州某商厦的勘验案例显示,建筑东南方虽无实体遮挡,但地磁检测发现地下存在废弃电缆沟,形成"隐煞"效应。此类能量干扰既无法通过影像观察,亦难以被普通探测设备捕捉,唯有经验丰富的风水师现场踏勘时,通过综合感官判断方能察觉。
3. 时空参数的动态关联
《青囊奥语》提出"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的时空对应法则,强调方位吉凶随元运流转而变化的特性。
2021年南京某住宅区案例中,开发商提供的3D模型显示小区呈"玉带环腰"格局,但现场发现模型未标注的垃圾转运站正处当运旺方,导致"吉地凶用"的悖反现象。这种时空错位的矛盾,唯有结合实地时空坐标方能准确辨析。关注公众号:赖布衣文化甲,赖布衣文化乙,赖布衣文化丙

二、环境变量的实时监测需求
1. 微观地貌的即时演变
现代城市环境中,市政工程、绿化植被、临时建筑等变量时刻改变着风水格局。
本文开篇所述案例具有典型意义:2018年勘测时东南方尚属开阔,至2024年气口受阻的根本原因,在于三年间陆续形成"双重关锁"——800米外32层写字楼构成"曜煞",小区内榕树形成"华盖蔽日",这种渐变过程在间断性影像资料中极难察觉。
2. 气候因子的现场感知
《葬经》强调"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气流法则,但风速、湿度等参数具有显著时空特异性。
2022年深圳某豪宅案例中,委托方提供无人机拍摄的"明堂开阔"视频,实地考察却发现季风期存在涡旋气流,形成《飞星赋》所言"风吹罗带"的破财格局,这种动态气流特征在视频资料中完全无法显现。
3. 人文活动的能量干扰
现代风水学需考量交通流量、人流动线等新型能量载体。
北京中关村某科技公司案例显示,图纸标注的"青龙方"在实际使用中成为员工吸烟区,长期聚集的浊气改变了局部气场属性。这种人为因素的能量扰动,唯有通过现场观察行为模式才能准确评估。
三、精密测量的技术局限
1. 罗盘校准的绝对必要性
风水理气派的核心工具罗盘,其使用精度受地磁偏角、建筑钢构干扰等多重因素影响。
2020年成都某酒店案例中,委托人发送的平面图标注坐向为子山午向,现场用百年老罗盘复测却发现存在3.5度偏差,落入"空亡线"范畴,这种细微差别在普通测绘中常被忽略。
2. 分金坐度的毫厘之差
杨公风水特别强调"分金差一线,富贵不相见"的精准要求。
在实践中,1.5度的坐向偏差就可能导致旺衰格局的根本改变。
香港某金融大厦案例显示,BIM模型中的正北定位与真北存在2.8度夹角,致使原定的催财布局完全失效,这种误差唯有现场用天文测量仪器方能校正。
3. 能量层级的触觉验证
历代风水师传承的"望气"绝学,需通过手掌触感验证地气强弱。
福建某宗祠修缮案例中,看似完好的建筑基址,经现场踏勘发现地脉存在"冷泉渗脉"现象,这种地气泄漏唯有通过长期训练的体感能力才能辨识。
四、案例分析:甲辰太岁吉应失效的深层机理
回到本文开篇案例,其风水应期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多重动态变量的叠加效应:
1. 外局形煞的渐变累积
新筑高楼形成"天斩煞"的物理形态变化,结合树木生长构成的"困龙局",两者共同作用产生超越单体效应的能量衰减。
这种复合型煞气的形成过程具有显著的时间维度特征。
2. 地气通道的立体阻断
现代建筑研究发现,地表以上障碍物对地磁场的干扰存在垂直衰减规律。
经现场测量,32层高楼在300米距离上形成的气场遮蔽效应,使原有地气强度下降67%,这种量化数据无法通过普通影像资料推算。
3. 元运转换的时空错位
按玄空飞星理论,2024年进入下元九运,原局配置需结合运盘重新飞布。
委托人提供的三年前影像资料未能体现当运星宿与形峦的配合关系,导致理气推算出现根本性偏差。
五、现场勘验的核心要素体系
1. 地形地貌的全息记录
包括但不限于:地平线轮廓的曲直变化、水体反射的方位角度、地表材质的能量反射系数等。
《疑龙经》所述"观势察情"的心法,正是指这种综合性的环境感知。
2. 生物场的互动观测
植被长势、动物行为等自然指示物蕴含重要信息。苏州某园林修复案例中,特定方位古柏的偏冠生长,暗示着地脉能量的异常流动。
3. 人文场的能量印记
建筑使用痕迹、装修材质老化程度等人文信息,构成"后天八卦"的重要参数。上海某历史建筑改造项目中,西墙渗水痕迹揭示出"兑宫破损"的理气病灶。
风水实践的本真性回归。在数字化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需清醒认识风水学的本质是"天地人"三才合一的现场艺术。从郭璞"葬者乘生气"的经典论述,到赖布衣"形理相参"的实践要诀,历代先贤无不强调足履目验的重要性。面对阴宅关乎一族兴衰、阳宅决定世代荣辱的重大责任,真正的风水师当时刻谨记《青囊序》的训诫:"先天罗经十二支,后天再用干与维",唯有将古老智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通过严谨的现场勘验,方能实现趋吉避凶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