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客家丧葬 风俗
来源: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学院作者:黄麟堪舆风水2020-12-20 12:37
粤东客家丧葬 风俗
旧时,人死皆以木棺择地而葬。死者断气前即移卧厅堂(也有断气后才移尸厅堂的)。
死后,为长子者袒臂到溪边(或井边)焚香烧纸取净水,称为“买水”。用所汲水略拭遗体后给死者换穿寿衣。
继而,掷一坛子于地,砰然碎裂,亲属始为哭泣,谓之“开孝门”。
然后,商处丧事,发讣,着人告知戚友,将讣文置于大门口,称为“走报”、“报生”。
灵堂挂一面铜锣,凡是亲戚朋友前来吊唁,均先鸣锣一响,孝子孝女就聚在灵前痛哭。
待吊唁者进屋焚香后,主事者才差人将孝子孝女扶出灵堂,哭泣才停止。
女亲友前来吊唁都要哭灵。
移尸入棺叫做“小殓”;盖棺称“大殓”。
盖棺前,在堂下设一席,男请族长女请外家上坐,以示请其鉴定亲人非枉死者。
晚间,请梓叔或请外家依死者生前事迹提笔赐给两个美好的字眼为称号,谓之“出谥”。
出谥毕,孝子执灯火跪游于棺木左右前后,谓之“游棺”。
出殡称“还山”。还山前夜,延请和尚或尼姑(讲究者和尚尼姑兼请)诵经超度亡灵,称为“做斋”。
一般人死后一两日即择地择日出殡安葬。
出殡时,孝子孝女以及直系亲属皆穿白衫、披麻戴孝。
请人击鼓鸣锣,燃放爆竹开道,散纸钱、举铭旌、幡子、高灯、联轴者前行,“八仙”抬棺柩稍后,接着是孝子持孝杖、捧神主牌,其余孝子孝女及直系亲属皆哭泣跪拜相随,最后是亲戚朋友。
到了墓地,棺柩入穴安葬。葬后筑坟纪念。
还山后,将神主牌捧入“灵屋”(纸扎的屋子)内放置在厅堂,称“入灵”。
设香案,一日三餐奉饭食烧香纸。早晚鸣锣三通,孝子齐集灵前痛哭,称为“做孝”。
到第三日,孝子备香纸哭坟,谓之“探三朝”。死后每隔7日,办牲以祭,称“奠七”。
这样的祭奠有7次。待至做“七七”,将灵屋焚去,谓之“化灵”。末七后,早晚做孝始停。至百日、周年,办牲奠祭,叫“祭百日”、“祭周年”。
此外,还有第二次葬。人死后用棺木埋葬,葬后3年(或更长时间)取出骸骨,装在陶罐(叫金罂或金埕)内,再择地建坟立碑。
民国后期,殡葬礼仪逐渐有所改良。不少村落的群众组织起“老人会”,购置锣鼓、幡帐、孝服等,凡孝友均按立会章程赙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破除封建迷信、节俭办丧事,丧葬习俗有所改革。在农村,不少人以民歌、民乐、电影代替僧尼做佛事;
机关单位的人死了,戴黑纱、献花圈、送挽联轴、开追悼会寄托哀思。丧礼既隆重又节约。
1978年后,各地农村纷纷建立“老人会”等组织,村上的人死了,大家自觉捐钱捐物,协助治丧。
但有的也恢复了治丧“做斋”的现象。90年代末,开始推行火葬。 (据大埔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