峦头上的误区与雷区
来源:于都杨公风水 杨公堪舆风作者:黄麟小博士 积善缘2025-04-11 19:54
峦头上的误区与雷区
一、杨公峦头体系的正脉传承
风水学自杨公筠松开宗立派以来,始终以峦头为立学根基。
《撼龙经》《疑龙经》作为杨公亲传曾、廖、刘三徒的秘本,构建了完整的九星峦头体系。
此体系以“龙脉行止”为核心,通过九星(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的形体变化,揭示山脉情意与气脉流转的深层规律。
杨公收徒首重德性,次考悟性,此中深意在于:峦头功夫非文字可尽传,须以师徒相授的实践体系为载体。
曾文迪得《撼龙经》九星行龙之妙,廖精金精《疑龙经》点穴之法,刘江东通作法调整之要,三家分传却共守“形气合一”的核心法则。
而今世所谓“杨公真传”泛滥,实则多未窥九星真义,仅以五星形法(金木水火土)强解峦头,致生诸多谬误。
二、九星真形与江湖谬判的典型案例
1. 天罡星:金头带火角的生死之辨
《撼龙经》云:“天罡本是凶星体,金头火脚煞相侵。”真天罡星须金顶圆润而山脚带火形尖射,其煞气藏于火角。
明师遇此星体,必用“剪火葬法”:于金顶开窝取气,人工削平火脚尖射,使金气纯阳化煞为权。
江湖误判:
错将圆顶视为金星,忽略火脚煞气
直接取金顶开穴,致火煞直冲棺椁
三年内必应血光、官非之灾
2. 禄存星:瓜藤无禄的伪吉之局
《撼龙经》明示:“禄存最忌形无禄,枝脚散乱似瓜藤。”
真禄存星需顶圆而枝脚有序,若支脚散漫无收,则为“无禄凶格”,主败绝。
江湖误判:
见圆顶即断为吉星,强取中枝造葬
未察枝脚散乱如瓜藤拖曳,地气涣散
葬后五年必现家业凋零、怪病缠身
3. 破军星:虎形藏煞的文武之变
《撼龙经》论破军:“破军星峰如走旗,前头高卓后头低。”
其真形需头圆而肩展,脚下有锐利剥换。明师取穴必寻“虎目”(剥换形成的圆泡),化煞气为武贵。
江湖误判:
误认圆头为金星变体,强取山脚平窝
未察脚下尖利煞气,反断为“监察官星”
三年内必遭官司缠身、横祸破家
4. 贪狼星:乳头真假的气脉玄机
《疑龙经》强调:“贪狼若非乳头穴,空窝淋头祸相连。”
真贪狼穴必现垂乳,乳中开窝方纳生气;若无乳头而强取空窝,必犯淋头水煞。
江湖误判:
见开窝即下葬,不辨乳头有无
空窝积水致棺椁浸水,寒湿侵骨
主家三年内必发心肾疾病、人丁夭亡

三、峦头误判的三大根源
1. 五星形法的简化解构
将九星强行归入金木水火土五星体系,实为宋以后术士的简化之举。如:
真破军星兼具金(圆头)、火(尖脚)二性,不可单以“金星变体”论之
禄存星本质属土,却因枝脚变化而吉凶逆转
2. 形气分离的实践误区
江湖术士常犯两大弊病:
重堂局砂水表象,轻龙脉剥换本质
贪朝案秀丽,不察气脉真伪(如巨门空窝、武曲散脉)
3. 师承断绝的认知局限
杨公真传需通过“三传三验”:
一传《撼龙经》辨星体
二传《疑龙经》定穴法
三传“登山指认”明形气
而今学者多止步于文字推演,未得“望气察形”的真传功夫。
四、峦头实践的四重规范
1. 九星辨形三要诀
观顶:星体顶部五行属性(圆为金、直为木等)
察脚:枝脚形态与气脉走向
审变:星体剥换过程中的吉凶转化
2. 龙穴验证五证法
证佐:蝉翼砂、虾须水等天然标记
证气:土色温润、草木荣枯
证形:星体符合《撼龙经》九星标准
证局:堂局砂水与星体属性相生
证应:结合元运推算发越时机
3. 葬法调整四原则
急脉缓受:吞进法、架棺法
煞气化权:剪火法、培土法
散气聚收:造砂法、引水法
阴湿燥润:垫炭法、通沟法
4. 灾祸预判三征兆
形伤:开穴见顽石、蚁穴、黑土
气逆:下葬时突遇狂风、暴雨
象显:造葬后三月内家宅现异兆(如禽畜暴亡)
五、重归杨公峦头正脉
风水峦头之学,实为“观天察地”的形气哲学。江湖术士以五星强解九星、以表象替代本质的做法,已使无数福主蒙受灾祸。
学者当以《撼龙》《疑龙》二经为圭臬,辅以明师登山指点,方能在星体变幻中识得真龙,于枝脚纷繁处取得真穴。
杨公曰:“三年寻龙,十年点穴”,此非虚言,实为峦头功夫至精至微的终极诠释。
唯有重拾师承、精研经典、严谨实践,方能避开峦头误区,臻于风水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