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料分享 >

地理小补中卷

来源:于都杨公堪舆风水 黄麟小作者:江西于都杨筠松堪2020-03-22 15:50

地理小补中卷

补註[青囊经]此经原本黄石公授赤松子祕钥,为地理理法之祖。类分化始、化机、化成三卷。理显法微,非浅学所能悟入。其[辨正]所集[曾公序]、[杨公奥语]、[天玉]、[宝照]四篇,皆发明此经精义。前蒋公补传,理数全剖,而於地理作法及三卷节目均隐而不露,以致后人不得其门而入,邪说纷纷,由此起也。今特将地理作法,及三卷节目剖明切指,更增读法,庶学者不为邪说所诱耳。

读[青囊经],宜先讲易,研考河图洛书一奇一耦,对待生成合化之数;太极两仪四象;先后天八卦错综抽换中爻象义之理法,方有下手处。读[青囊经],先观三卷大旨,上卷化始,为天地开闢之道;中卷化机,为天地动静之道;下卷化成,为天地生成之道。然后知地理理气作用根源。

读[青囊经],又宜先访明师得受地理真法,而后知三卷节目。上卷首节,总起元空大卦,雌雄配偶之道;次节指明元空之法;三节指明雌雄之法。中卷首节,总起地理之道,原三才一贯,足明元空雌雄,并起下卦挨星本原;次节指明挨星之法,三节总起元空、雌雄、挨星合用之妙;四节总论元空、雌雄、挨星灵应之理。下卷首节,总起元空、雌雄、挨星合用,随处可以立极安宅。正杨公谓:“随手拈来皆是妙用”之义也。二节指明城门一法;三节指明太岁一法及扶龙气一法。而地理理气之道备矣。

读[青囊经],知得三卷节目,得受元空、雌雄、挨星、城门、太岁、扶补六箇真法,而后蒋公所集,[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宝照经]四篇之祕隐语,有豁然贯通者,若能融会,不特为地理之精,尤得性理之道矣。 读[青囊经],能得元空、雌雄、挨星、城门、太岁、扶补之道,方知古圣人穷理立法,层次分明,原始要终,作一宅有不可缺一者。

读[青囊经],又宜参看性理诸书,以究理之精蕴,庶理精,则法密;法密,则作用无差误。而亦可得身心性命之学。

上卷经曰: 天尊地卑,阳奇阴偶。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五兆生成,流行终始。 天地之始,始於无形。无形何测?有气在焉!其气何测?有理在焉!其理何测?有数在焉!其数何测?有象在焉!其象何测?有法在焉!大圣人作[易],以法天地之道,以明阴阳之理。[马图],[龟书]皆以昭象数之跡,故理明而数立,数立而象悬,象悬而法齐,法齐而理彰,理彰而万物得有所定。

是以,阴阳万物之準,皆由一理一法处之,岂地理一道可能外。且地理道出三才理原一贯,法无二门,笑容立说纷纷,彼此争詡,故此倡明理法之源,以开万世之昧。天地者,阴阳也。

尊卑者,阴阳之序也。阴阳者,理也。奇耦者,数也。阴阳之理有对待,藉奇耦参伍之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似兄弟相得之象而对待之。阴阳之理有交合,藉奇耦生成之数: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似夫妇配偶之象而交合之。

然对待之理,其数在参伍,则有闔闢之体焉;交合之理,其数在生成,则有五行之兆焉。自闔闢之体立。则奇耦之数均,尊卑之序不混,天地之道大彰;自五行之兆成,则生成之数具,天地之机自萌,阴阳之气相感。序不混则伦常不乖;道大彰则纲纪永赖;机自萌则造化纍出;气相感则终始流行。伦常不乖,则尊卑之序,万世昭列。纲纪永赖,则天地之道,终古復週。造化纍出,则天地之机,无有穷止。终始流行,则阴阳之气,无有休息。地理之源,演经立义,而元空、雌雄之理法在所始也。

八体宏佈,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极,临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 八体,即天地、山泽、雷风、水火八卦分配之体,宏佈八方之位。子母,亦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之序,分施於三路之间。此为先天卦位,本於河图之数而作也,而一九、三七、二八、四六,纵横十五,纲纪不杂,为洛书之数。

圣人以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六乾、七兑、八艮、九离隶之。此为后天卦位,本於洛书之数而定也。中五者,河洛皆以中五居中而立极也。极者,极也。阴阳八卦五行之根也。自中五立极,而四方方可临制,四方临制,方有四维界焉,八方立焉,八体佈焉,子母施焉,阴阳八卦之交感会焉,生成五行之化机萌焉。而元空之理以此为根源。所谓元空者,至元、至妙、至空、至极,大而宇宙之间生成佈满;小而微忽之地造化无穷,合大学中庸之道,一理相贯。当其无形之气,其气浑然已成;当其有形之体,其体秩然有象。

气无一息不流行,体无一息不交媾,有天地尊卑阴阳闔闢之象,有刚柔老少子母次序之列,而其法,自天地定位之后,阴阳迭更,奇耦错综,二五妙合,抽出日月以归本位。然后风雷、水火、山泽升降往来於两大之间,其中中五立极,临制四方,洛书一九、三七、二八、四六、纵横十五之位,形气变化,无有极极,真元空也。学者会此真宝,始知其味无穷也。 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阳生於阴,柔生於刚。阴德宏济,阳德顺昌。是故阳本阴,阴育阳。天依形,地附气。此谓之化始。 气之行於天者,阴阳也。质之具於地者,刚柔也。阴阳刚柔一也,皆在一气一质言之。阴阳乃无形之气,藉刚柔之质而成体。刚柔乃有形之质,藉阴阳之气而成性。阳刚阴柔,天地之大经也。盖天之用在阴阳,阳贵而阴贱,阳之贵不在阳,而在阴,阴中之阳乃真阳也。

故阳在阴之中,阴为之含,阳为之相,非遽论阳定为阴相。所云阳以相阴者,原阴中有真阳之相;阴以含阳者,原阳在阴中,即阳自阴始,阳自阴生,乃太极静而动,动而生阳之谓。至阳动,则阳司化育之权,阳之所司,阴以助之,故阳贵而阴贱也。而地之用在刚柔,天之阳贵阴贱,地必贵刚而贱柔。刚之贵亦不在刚,而在柔。柔中有刚乃得济也。然刚在柔之中,必刚生於柔,而反言柔生於刚者,原谓无形之气,至刚至阳,故能发育万物。有形之质,至柔至阴,故能孕载万物。无形之气,虽至阳至刚,却无形可见,虽刚亦柔矣。有形之质,虽至阴至柔,却有形可见,虽柔亦刚矣。是以无形之柔气,常依有形之刚质;有形之刚质,常附无形之柔气。斯化育生机,终始勿极。正蒋公所谓:质生气,气还生质。故曰柔生於刚也。柔生於刚,则刚必资乎柔,斯刚柔相济,地之质方具,天之气方行。而阴阳刚柔之德合矣。

故阴之德,柔顺端敛,能助乎阳,宏济造化。阳之德,刚建中正,能亲乎阴,顺昌生育。由是天地之道立矣。是故,天地之道,阳常本於阴,即天之气,常依地之形,而天非廓然之天也。阴常育乎阳,即地之形常附天之气,而地非块然之地也。此所以为化始之道也。而雌雄之源,交姤之理,在所取象而立法焉。所谓雌雄之义者,即对待交合之情,阳刚阴柔之显象也。雌无雄不配,雄无雌不偶。所言雌雄之法旨者,以刚柔成象之质,测阴阳交姤之气。以阴阳交姤之气,求刚柔成象之质。明阴阳刚柔交姤之道,而雌雄之旨得矣。想天之用在阴阳,而阴自为阴,阳自为阳,阴不可混阳,而自含乎阳。阳不可混阴,而自相乎阴。地之用在刚柔,而刚自为刚,柔自为柔,刚不可混柔,而自得乎柔。柔不可混刚,而自生乎刚。气之阳德,必得阴以宏济。气之阴德,必得阳以顺昌。是故,观阳则不必更观其阴,而知必有阴以耦之。观阴则不必更观其阳,而知必有阳以配之。

天之阴气,必地之柔质以应之。天之阳气,必地之刚质以应之,而天始有依。地之刚质,必天之阳气以应之,地之柔质,必天之阴气以应之,而地始可附。此皆释雌雄之义也。上所谓尊卑、奇耦发雌雄之象;八卦、子母发雌雄之序。雌雄有一定之所,无一定之隅,须识元空大卦之源,阴阳刚柔之道,而后可得矣。此以上皆论天地无形之气,为化始之气,因气穷理,因理穷数,因数穷象,因象立法,因法彰理。所以生天地者,此理此法。生万物者,亦此理此法。理通一贯,法道三才,岂容地理家立说纷纷,彼此争詡者耶。

中卷经曰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於地,形丽於天。因形察气,以立人纪。 天地之机,机伏於形,有形寓无形之气,成象成形,斯机动焉。大圣人画卦作易,仰观俯察,以立三才之道。推源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阴阳成象,刚柔成质,仁义成德,虽道别三才,其理一贯。盖阴阳之象,成於天者:天有五气,凝精於上者,曰星。

刚柔之质,成於地者:地有五气,流结於下者,曰行。仁义之德,成於人者:人有五性,混合於中者,曰常。五星之精,在天分光列象,而星宿由是周罗。五行之质,在地成形列体,而山川由是佈满。仁义之德,在人植纪整纲而秀灵,由是钟毓。是故,天有是象,而地即有是形。地有是形,而天即有是象。

人稟天地形气之所生,而人即有是德,有是德,方与天地形气无亏。然地非列宿之象,而形常丽乎列宿。天亦非山川之形,而气常行乎山川。人非星宿山川之体,而德常配乎天地。天气地形,两相交感,而人寓乎形气交感之间,则鐘灵毓秀以无穷矣。

圣人因形之所呈,以察气之所稟,察气之所稟,以因形之所呈。即有是形,察是气;有是气,因是形。形也,气也,合而一者也。若有是气,而无是形,气亦死气。有是形,而无是气,形亦死形。形气感通,机萌无已,而人纪方立,地理之理,即人纪一端。人生受天之气,依地之形。气有阴阳,则形有雌雄。气有往来,则形有顺逆。气有盛衰,则形有生死。气有闔闢,则形有尊卑。气有交姤,则形有配合。气有促舒,则形有寿殀。气有清浊,则形有善恶。气有厚薄,则形有大小。

此理既明,而地理之道得矣。 紫微皇极,太乙之御,君临四正,南面而治。天市东宫,少微西掖,太微南垣,旁照四极。四七为经,五德为纬,运斡坤舆,垂光乾纪。七政枢机,流通终始。 紫微垣居北,天之极也,太乙之御也,君之象也,南面而治天下。孔子所谓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临四正者,东有天市,西有少微,南有太微,带本垣而为四正,以镇四极。四极有四方,四方有苍龙、白虎、朱鸟、元武四象,各带七宿分野。而七宿,即七政枢机。分佈四方,每方各具一七政,总为二十八宿,以定天地之经。星宿之纬,虽佈四方,而缠浑天三百六十度,已备八卦二十四山之象矣。自经星立极,而日月五星往来如纬,以成元象。正蒋公谓一经一纬,真阴阳之交道也。於是七政流行,运则旋斡坤舆。地之体结束而安其中,光则大垂乾纪。天之体环周而固於外,此七政枢机,元气流通,包罗六合,原无始终也。而挨星之法,由是而起。

所谓挨星者,天之星宿下临於地,地之山川上应於天,及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形於地,形丽於天之道也。然星宿之列象,其气无归,得北极之枢以统之,使气一团凝结不散。山川之成形,其质无定,得九畴之范以率之,使质一团凝聚不离。气有所归,质有所定,质定则气归,气归则质定,气质混合不散不离,真天地交泰,阴阳合德者也。想北极与九畴相配,乃天地阴阳自然之生成,北极七曜,戴左右而增为九,混凝於气者,则为五星。九畴九宫虚中五而含为十,混凝於气者,则合为五行。

五星与五行合济以成德纬,行四七经度之间,其中日月往来,水火升降,光乾运坤,一气上下相接无终始,亦无休息,八荒遍及,无微不至,真挨星也,学者味此,其妙不可胜言。

地德上载,天光下临。阴用阳朝,阳用阴应。阴阳相见,福禄永贞;阴阳相乘,祸咎踵门。天之所临,地之所盛。形止气蓄,万物化生。 地有形之体也,天无形之气也。有形者,气之所成,而即以载气。无形者,气之所运,而即以寓体。是故,气行於天,而载之者地。地附天,方以成德。体列於地,而临之者天。天依地,方以垂光。然气行於天,气本阳也。体列於地,体本阴也。

阴体宜用阳气朝之,斯地得所,而天气方归。阳气宜用阴体应之,斯天得所,而地体方列。天气地形两相交合,则为相见。相见则福禄永贞。天气地形两相反逆,则为相乘。相乘则祸咎踵门。且天之气无往不临,地之体无往不盛,必於地之形止,而气方蓄。亦必於天之气蓄,而形方止。形止气蓄,天地自然之交会,非形止,而后气蓄。亦非气蓄,而后形止。盖形,地之阴也。阴不孤阴,必见天之气而始止;气,天之阳也。

阳不独阳,必得地之形而始蓄,即阴阳相见之谓也。形止气蓄,而后万物生机,有不期然而见也。茍为孤阴独阳,则形不止而气不蓄。即天不交,而地不会,阴阳各自相乘,万物焉有生理。所以祸福殊途,只间一髮可不慎歟!地理三才一贯之心法,其本卷所云挨星;上卷所云元空雌雄之理法妙用,皆在一形一气,一止一蓄之中。而形止气蓄四字,乃三卷纲领,妙諦莫尽,非能毕洩,学者宜重思之。 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须而成一体,此之谓化机。自形止气蓄之后,天之气与地之形合一,则所葬之骨,亦与天地之形气合一。合一则有感,有感则有应,其应则死骨荫而生人福。若天之气与地之形不交,则所葬之骨,亦与天地之形气不交。不交则有感,有感则有应,其应则死骨朽而生人祸。或谓祸福之感,乃死骨自生,不知死骨无灵,借山川之灵以为灵;山川无主,借死骨之主以为主。以无灵之死骨,葬有灵之山川,则无灵而化为有灵;以无主之山川,藏有主之死骨,则无主化为有主。

山川有灵,无主不应,死骨有主,无灵不钟。山川死骨合成一体,所以气感而应,鬼福及人。然山川何灵,得天地阴阳之气所感以为灵;死骨何主,得天地阴阳之形所结而为主。山川之灵,何以灵?其灵应祸福之机;死骨之主,何以主?其主载祸福之柄。山川之气亦非有意生祸福,而祸福自有机而出焉。适与天地阴阳之气,相遇於窅冥之中。夫有所流通焉,夫有所闭塞焉,遂使天地阴阳之气,与骨为一,而祸福乃勃然感尔。亦如天地生万物,天地阴阳之气,非有意生万物,而万物自有机焉。适与天地阴阳之气,相值於恍惚之间。夫有所绸繆焉,夫有所包孕焉,遂使天地阴阳之气,与物为一。而万物亦勃然感尔。地理化机之道,交有如是。是故,化机之道,原本天有象,列宿得天地之气,而生於天,列宿与天为一体也;地有形,山川得地之体,而结於地,山川与地为一体也。天之象,地之形,上下相须,合成一体。於渺冥之间,形气交融,有不求而生机毕露者。此谓之化机。

下卷经曰无极而太极也。理寓於气,气囿於形。日月星宿,刚气上腾。山川草木,柔气下凝。资阳以昌,用阴以成。阳德有象,阴德有位。 天地之成,在於一气一形。气则化始,形则化机,始机合化,其化成矣。然气之化始,始於无极;形之化机,机於太极。化始而后化机,即无极而太极也。故此指出无极而太极,总结上卷、中卷,化始化机之道。盖无极即太极也,太极即无极也,非太极之外復有无极,言太极则无极可知。所谓无极而太极者,无极乃太极浑然之性,本无有物,则无物不在其中,量包天地,无有极极。而太极乃无极所受之命,为一理之源,万化之祖。大而天地阴阳,统一太极;小而天地万物,各具一太极。有一太极,即有一无极在焉。太极之化无穷,太极之源本一。所以,理寓於气,气一极也;气囿於形,形一极也;以至於天之日月星宿,刚气上腾,刚一极也;地之山川草木,柔气下凝,柔一极也;地之山川草木,资阳以昌,资一极也;天之日月星宿,用阴以成,用一极也。太极之象无尽,太极之位不一,当於阴阳有象有位之中立极,方以成德。德者,一也,万殊同归於一也。以是知始机合化,化成之道。非化机之外,復有化始一道。有一化机,即有一化始在焉。言化机,则化始可知。化始者,即化机之气也,化机者,即化始之形也。形无气不动,气无形不成,言形,则气即寓焉;言气,则形即寓焉。形气不离,则始机合一,其化化生生,莫可终止,所谓无极而太极也。地理通此一窍,则化始化机思过半矣。以上所云元空、雌雄、挨星合用之妙,尽在於此。以下之城门、太岁理法之源,亦在於斯。地有四势,气从八方。外气行形,内气止生。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此承上太极而言。地无四势,太极乘之为四势;气无八方,太极御之为八方。四势乃河图之形,八方乃洛书之气,皆太极象位之主。一气一形,极极无定,非元空、雌雄、挨星立法,莫能定也。然定者,四势之外,各得阴阳配偶之形,八方之外,各得天地交会之气,於是外气行形,而更於四势八方之内,形止气生,方不为传舍过客。所谓内气止生者,乃四势八方之形气,皆招摄翕聚乎此。是一止,则无所不止,一生,则无所不生,真太极也。而止生之法,在於一风一水,风,气也,属阳;水,形也,属阴。一阴一阳,一形一气,宜得太极位置,方有界止,但风不可乘,乘风则散;水当宜界,界水则止。散则内气不生,虽外有形气,而莫能归焉。止则内气含蓄,纵外无形气,亦可暂息焉。总宜得其位置之法。则止者自止,生者自生,即乘者不乘,界者可界,此城门一诀之源。即宝照所谓城门一诀最为良,识得五星城门诀,立宅安坟大吉昌也。所谓城门者,界止之地,如城而有门,可开可閤,开则形气流通,閤则形气止蓄,即乾坤閤闢之道。非俗以水口作城门,及入首作城门,明堂界合处作城门之谬说也。城门紧要地,不可不慎,有似邦国修筑城墙,围数万生灵,止係一门卫之之义。古人立法取名,极为郑重。城门一诀,在风水阴阳界合之间,阳公有父子虽亲,不肯说之语。岂笔所能尽露。其旨学者须得明师授之,若不得此一诀,虽元空、雌雄、挨星合法、皆不能濬发灵机矣。

是故,顺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门、推五运、定六气、明地德,立人道,原终始,此之谓化成。 地理自城门之后,理稍定矣,而法尚未全。当审五星正变之形,立其体,以辨美恶,所谓顺五兆也。审八方衰旺之气,立其应,以识成败迟速,所谓用八卦也。审六甲纪年之运,以卜灾祥,所谓排六甲也。审八方开閤之气,以知生死,所谓布八门也。此指明太岁一诀,即天玉所谓更看太岁是何神,立地见分明也。所谓太岁者,乃祸福来去年命之道,使法不明,即得元空、雌雄、挨星、城门,可知祸福,而速迟年命之应,则不能知。此法明,而地理之妙用全矣。又贵选日授时,以旺龙气。而选授之法甚广,求其旺者,莫如推五运、定六气,五运即五纪盈虚之岁,六气即六候代谢之令。能明此,而得天地正旺之气,以荫龙气,其福未有不速者也。於是五法俱备,五德俱全,而又选授合法,则地德明,而乾坤毓秀,山岳钟灵,圣贤豪杰,相继而出斯。人道赖以立,天地赖以昌,圣人开物成务,未有大於此者,此谓之化成。



您还可以浏览

栏目导航

热门推荐

预测须知

    黄麟堪舆风水善用梅花易术及六爻预测术为求测者进行预测,有时候不用起卦,只看外应就能即问即答,铁口直断,而且精准无比。但由于预测师也是人而不是神,时有出错,在所难免,所以,预测结果仅供参考。如需预测,务请了解以下几点,以期心诚则灵之效。
1、不诚不占 没有强烈的意念和诚恳的态度,占卦是不灵验的。
2、可以自己摇卦,也可在电话中让卦师摇卦。如自己摇卦,须遵循卦师的指导。
3、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的意念。比如,在路上想着让卦师预测某事,而到了卦师处,又改变主意,让卦师测另一件事。而最先摇出的卦往往是对应最先想到的事情。
      在某些情况下,往往不用摇卦,卦师根据外应(即周边情形之变化)也可以预测。预测案例中就有不少外应预测之实例。   

温馨提示

   本站所列风水案例中,即便浏览者认为自己的房间或办公室等格局及布置与某些案例相近似,甚至是一模一样,但也千万不要盲目模仿!
因行业惯例及学术机密等原因,案例中未能明示某些重要条件,比如方向等。所以案例中的调整方法只是针对特定的个案有效,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请阅者谅解。   

在线报名

姓名
Q Q
手机
地址
留言
 

本站关键词:阳宅 阴宅 坟墓 择日 择婚 关煞

地址:黄麟堪舆风水 (黄麟中心卫生院食堂对面)

杨公堪舆古风水研究 黄麟堪舆风水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官方网址: www.ydygfs.com

站点地图

手机扫描二维码
与大师直接交流